找到 五台山景区介绍了解五台山的历史和景点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铁岭挽马
2023-06-17
【形成历史】本马种是在铁岭种畜场优越的自然和饲养条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复杂杂交方式育成的。铁岭种畜场于1949年从长春、农安等地选购和部队拨入的含有不同程度
甜黄菜
2023-12-04
甜黄菜:宜宾的传统特色菜品甜黄菜,又名三不沾,即不沾盘、不粘筷、不粘牙。据厨师介绍,这款菜仅用鸡蛋黄和白糖炒制而成,看似简单,实则颇考手艺和火候。炒制而成的甜黄菜味微甜,入口化渣,且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湖美苎麻
2023-09-17
湖美苎麻: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
开封菊花茶
2023-07-16
开封菊花茶:开封菊花茶是河南省开封市的特产。开封是一座驰名中外的菊花名城,开发出了开封菊花红、开封菊花黄、开封菊花白3个系列8个产品。开封菊花系列茶不仅口感好,而且还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保健功能,是药用和饮用佳品。开封是一座驰名中外的菊花名城,种植菊花的历史最早
黎平侗乡油茶
2023-07-09
黎平侗乡油茶:黎平油茶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的特产。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已被列为国家油茶发展重点县,生产的侗乡茶油获国家名优品牌和放心油证书。黎平县是贵州省油茶主产区之一,油茶栽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种植油茶的乡镇已达17个,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州、全
滘头果蔗
2023-11-08
滘头果蔗:滘头果蔗滘头,即江海区滘头乡,蓬江河以南的一条村庄,最早来此地开荒立村的是赵姓,据说是北宋皇族后裔。滘头果蔗,江门市著名土特产之一,是滘头出产的甘蔗的名称,寓意这里出产的甘蔗像水果一样甜脆。据当地老人介绍,滘头果蔗的种植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滘头果蔗的独
大舜宴
2023-10-03
大舜宴:大舜宴是济南舜耕山庄根据舜耕于历山的历史,结合当地特产,运用鲁菜的烹调技法设计研制而成的特色宴席之一。其菜点设计由果品、冷荤、热菜、面点四部分构成。果品以我国远古时已有的品种为主;冷荤菜肴由一个凤凰拼盘和八个瑞鸟小拼盘构成;宴中所有热菜、面点均有历史典
阳江漆器
2023-11-06
阳江漆器:阳江、广州、佛山和潮汕等地均生产漆器,其中尤以阳江漆器最负盛名。阳江漆器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阳江漆器制作技艺已相当精美了;到了清朝,阳江漆器生产曾盛极一时。阳江漆器—
明村西瓜
2023-10-11
明村西瓜:明村西瓜明村镇具有西瓜种植的传统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从1993年开始,明村镇引进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经过10多年的发展,西瓜生产初具规模,独具特色,形成了大田和高温棚、大拱棚、简易棚设施栽培系列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镇种植大田西瓜2000
西丰烤烟
2023-08-17
西丰烤烟:烤烟是西丰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有50多年的栽植历史,以从美国引进的G28为主栽品种。烟叶光泽强、厚度适中、组织细致、弹性高、膘性好,糖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较多。味道醇和,香气浓郁,刺激性和杂味小。1985年,西丰烤烟质量被评为全省第
三清野灵芝
2023-09-25
三清野灵芝:本品生长在三清山高山森林和峭壁之中,灵芝自古称仙草,它对癌症、脑溢血、心脏病有疗效之外,还对胃肠、肚脏、白血病、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此外,灵芝还有强精、消炎、镇痛、抗菌、解毒、利尿、净血等多种作用和功效,是一种历史
彭水晶丝苕粉
2023-07-05
彭水晶丝苕粉:彭水晶丝苕粉是重庆彭水县的特产。在彭水,红薯被称为红苕,因此,红苕制成的粉叫做苕粉。要想获得品质优良的晶丝苕粉,最开始就要在红薯选择上下功夫。曾久居郁山的曾庆禄是一位长期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的学者,他在一篇介绍郁山晶丝苕粉的文章中写到:从品种上讲,一
酱萝卜老鸭汤
2023-09-23
酱萝卜老鸭汤:酱萝卜老鸭汤因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而享誉省内外。据说,大唐歌妃许和子、我国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都对它情有独钟,现在已成为永新接待客人必点的一道佳肴。此菜精选三年以上的老鸭和永新上等酱萝卜,经3-4小时温火蒸制而成,常饮此汤,能清热去火,消暑止渴
崇明水仙花
2023-06-23
崇明水仙花:上海崇明水仙花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以其浓郁芳香著称于国内外花卉市场,可与英国玫瑰齐名。崇明水仙中最名贵品种有:白玉水仙、琉璃水仙、喇叭水仙、球头水仙和亚香水仙。
界牌瓷器
2024-01-11
界牌瓷器:界牌位于南岳衡山的西南山麓衡阳和衡山两县的交界处,盛产瓷泥,是全国三大瓷泥基地之一。界牌瓷器已有三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到民国22年(1933),建有瓷厂119家,年产值达148,230元(银元),产品畅销华中。华南、四川和江浙一带。现界牌陶瓷总厂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