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五宝田村古建筑群 相关信息共 7500
占庄老屋
占庄老屋
2023-08-01
占庄老屋位于余井镇占庄组。整座建筑初始于乾隆时期,兴建嘉庆年间,是由清代奉直大夫余行笃、大学士余法锟、候选县丞余云溪等人设计,募集能工巧匠营建而成。整个工程前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这座宏大的建筑规模。余氏家族在此衍生近二百年,已逾十余代
山溪洋番薯粉
山溪洋番薯粉
2023-11-04
山溪洋番薯粉:黄坡山溪洋、方儿、大岭脚一带村庄多为黑碳土,黑碳土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磷、钙、铁、钾等元素,这里种出的番薯营养非常丰富,但质地很硬,远没有苏番薯的口感好,因此这里的番薯加工成番薯丝最容易被人接受,可水煮番薯丝、也可煮番薯丝粥。番薯丝与米面
树滋堂
树滋堂
2023-10-18
树滋堂位于四明山镇芦田。建于清晚期。分前后两进,两边为厢楼,天井中有戏台一座。前楼为开间,通面阔21.8米,通进深5.0米。后进为三开间,通面阔12.2米,通井深8.5米,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戏台周长为18.4米
梅里雪山笑农大本营
梅里雪山笑农大本营
2023-09-27
笑农大本营位于上雨崩去往冰湖的路上,是当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登山的大本营。海拔3900米,四周是茫茫的雪山(将军峰和冠峰)和大片的冰川。笑农大本营是通往冰湖路上的一小片相对开阔的平原。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大本营就驻扎在此
巡检司城遗址
巡检司城遗址
2023-09-27
巡检司城遗址在今大龙潭乡司城,明朝成化年间开始在这里筑城设巡检司,至清代乾隆十九年裁撤,该地因而得名司城,后由于天灾,现此城绝大部分已经倒毁。旧城建于一险要的山梁上,南北两侧均是不易攀登的悬崖,故仅开有东西二门
龙门洞石窟
龙门洞石窟
2023-09-26
龙门洞石窟位于蒙自县老寨乡北5公里羊街与老营盘之间山顶,属石灰岩溶洞。老寨为明安南长官司故地,明天启间,土司沙源,沙定洲在老寨建玉皇阁,关圣庙。龙门洞石窟亦开凿于明代。现存道教造像躯,高1.6~2.5米,造型安祥威武,各具特色。
李道清墓
李道清墓
2023-09-06
李道清墓在巩桥乡界塘山岩寨东南100米处,龙凤山东麓山脚的土墩。李为广东阳山人,明万历三年(1575),奉平乐府台转兵部御批授千夫长职,揭榜镇压五指山黎天龙起义,载平蛮,受奖,后在五指山塘安居,死后葬于该地
金华古寺
金华古寺
2023-08-13
座落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潭头乡罗星金华名山上的金华古寺,究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末年(大约公元900年),发展至宋朝尤为鼎盛,财力充沛,寺内有僧人近百,该寺以宣传佛教为主,乐善好施,凡寡无助之人,均可带田地到该寺安度晚年,得到救助,当时寺里拥有粮田、六十亩
大岭脚叶氏宗祠
大岭脚叶氏宗祠
2023-07-24
叶氏宗祠(清咸丰七年):位于玉岩镇大岭脚。占地面积601平方米,坐西朝东。八字门墙,前有踏跺9级,踏跺两侧置旗杆石一对。开间二进两厢房。该宗祠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保持原貌,砖雕木雕艺术构件精细。保护范围:整幢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米为保护范围
唐家木桥河埠头
唐家木桥河埠头
2023-07-20
唐家木桥河埠头位于沈荡镇唐家木桥北10米处,年代为清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6月11日,唐家木桥河埠头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唐家木桥河埠头,唐家木桥河埠头简介,唐家木桥河埠头嘉兴市海盐县唐家木桥河埠头旅游指南
太子塘桥石马
太子塘桥石马
2023-07-20
太子塘桥石马位于桐乡市崇福镇26号西面,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其它类。2010年9月14日,太子塘桥石马被公布为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太子塘桥石马,太子塘桥石马简介,太子塘桥石马嘉兴市桐乡市太子塘桥石马旅游指南
大圣庵
大圣庵
2023-07-18
大圣庵,位于天宁区郑陆镇新沟桥村委麻皮桥北侧,现存砖木结构建筑一进开间,坐北朝南,西面紧邻李氏宗祠。明孙慎行曾为大圣庵前的一棵古老的柏树赋诗。大圣庵南墙上有清乾隆年间《大圣庵碑记》,记载大圣庵自康熙、皆有修缮,至清乾隆再修
真泽二仙宫
真泽二仙宫
2023-07-09
真泽二仙宫真泽二仙宫(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壶关县城东南45公里的树掌镇神郊真泽宫俗称二仙庙、奶奶庙,始建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形成进院建筑格局
大片美税站旧址
大片美税站旧址
2023-06-16
大片美税站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片美陈家厅,又名郎家塾,占地长11.6米,宽14.1米,面积约163平方米,是一栋一院一进四间并列的清代建筑。1943年12月,东江纵队成立后,为冲破敌人的经济,保障部队给养,东纵司令部决定成立路西税务总站
陕北特委会议旧址
陕北特委会议旧址
2023-04-16
陕北特委会议旧址位于绥德城西华里处(五里湾)的大理河西侧,有一座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龙山。有龙伏欲腾,虎踞将扑之势。相传合龙山上之庙宇约建于汉朝宣帝年间,供奉北极玄天上帝。时至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大兴修建,称接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