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五寨最受欢迎的特产全城火爆征集中留下你的最爱...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梅白鱼
2023-09-14
梅白鱼:又名梅白鱼,定远池河镇至凤阳梅市乡广段池河中的特产。梅市地处定远、凤阳、嘉山三县交界处,因传统集市贸易而称梅市,又以三梅(梅姓、梅河、梅鱼)而著名。梅鱼,小者数寸,大者盈尺,眼珠晶亮头小身扁,色白肉嫩。尤以黄梅季节捕捞出水的梅鱼,会从鳞下流出串串乳汁般
普陀佛茶
2023-09-04
普陀佛茶:普陀佛茶是舟山的传统特产之一,生长在海天佛国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而得名。普陀佛茶仿江苏碧螺春之形,其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味醇清淡,爽口宜人,沁入心脾,尤其是喝第二开,更是茶香浓郁,滋甘味美,大有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
炸芋圆
2023-07-20
炸芋圆:客家特产炸芋圆入口很香很酥脆,有浓浓的香芋味,而且油而不腻,越吃越想吃!梅州客家人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炸香芋圆,小孩和老人都特别喜欢吃。炸芋圆用的是一种叫白荷芋的芋子(也叫六月芋),把之刨净后洗干净,用瓜刷子刷成丝,把芋丝装在盆子里,再加上糯米粉、生姜
安阳曹马芝麻糖
2023-07-15
安阳曹马芝麻糖:安阳曹马芝麻糖是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崔家桥乡曹马村的特产。曹马村芝麻糖闻名全国,其独特技艺已历五百余年。这种芝麻糖质地细腻,酥、薄、轻、空、无渣适口,不粘牙,不粘手。安阳县崔家桥乡东曹马村和西曹马村生产芝麻糖,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糖质地细
兔峨衣主梨
2023-07-10
兔峨衣主梨:兔峨衣主梨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依主村的特产。兔峨衣主梨果肉白色,细嫩酥脆,化渣,汁多味甜,石细胞少,贮藏后发生清香味,兔峨衣主梨产于兰坪县兔峨乡依主村,是1987年才发掘出来的晚熟优良品种,品质可与全国著名优良梨品种蓖美,是果树中列入云南省星
中华猕猴桃
2024-01-12
产品功能:可治疗热病烦渴、尿道结石、痢疾、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和跌打损伤等病症,中华猕猴桃,中华猕猴桃简介,婺城区特产
袖珍蒙古包
2023-06-15
袖珍蒙古包:袖珍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特产,以蒙古族特有房屋——蒙古包为原型结构制作,直径28厘米,高30厘米,毡面绣花。内装牛角杯、银碗、哈达、蒙古刀、牛骨筷子各一个,既古朴典雅,又具现代气息,既美观精致,又可作为储物盒,具有实用功能。
岭沟米
2023-12-25
岭沟米:岭沟米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的特产。岭沟红米色呈肉红,颗粒饱满,气味馨香,下锅煮蒸,浓香顿生,饭熟揭锅,郁香满怀,入口品嚼,甘馨味长。岭沟米,产在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曾为贡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陕西布政司选岭沟米
黄官腊肉
2023-12-24
黄官腊肉:黄官腊肉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黄官镇的特产。南郑黄官腊肉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一家煮肉百家香。此肉因系柏枝熏制,夏季蚊蝇不爬,三伏不变质。南郑县黄官镇福明盐菜腊肉加工场成立于1998年,先后投资1
腌螺蛳
2023-12-23
腌螺蛳:大理洱海特产螺蛳,白族喜食螺蛳,吃法有多种多样,其中腌螺蛳就是一种独特的吃法。清代檀萃在其中名著《滇海虞衡志》中,说:滇嗜螺蛳已数百年矣……以姜米、秋油调、争食之立尽,早晚皆然。另据〈〈本草纲目〉记载:螺蛳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沔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
黎阳贡面
2023-12-21
黎阳贡面:黎阳贡面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黎阳镇的特产。起源明代,相传在明朝时,因被明代礼部尚书王越进贡给皇帝,列为宫廷佳品,而得名贡面。是用当地质地下水、精磨小麦粉、精盐为原料,用传统手工艺经28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其特点:白如雪、细如丝、耐火而不糟、回锅而不烂
耀州雪花糖
2023-12-16
耀州雪花糖:耀州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产,和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和富平琼锅糖合称关中四糖。耀州雪花糖是由灶糖加芝麻改进而成,主要以小米、大麦、芝麻等为原料,经过原料精选、舂芝麻、炒芝麻、碾麦芽、蒸米、发酵、淋汁、熬糖、扯糖、盘糖、消糖、
五胖鸭
2023-12-07
五胖鸭:五胖鸭是四川著名的清真风味特产。食品简介:皮色金黄,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味鲜适口,别具一格。五胖鸭制作方法1.选料:宰杀:选用肥嫩活鸭,宰杀煺毛,清洗干净,翼下开膛,掏除全部内脏,洗净血污,从小腿关节处切去两爪,平放于案板上,用小竹签把锁住,以免漏水。
大邑金蜜李
2023-12-07
大邑金蜜李:大邑金蜜李是四川成都大邑的特产。大邑金蜜李四川省大邑县雾山乡、鹤鸣乡、悦来镇、金星乡、青霞镇、晋原街道办事处、斜源镇、出江镇、花水湾镇、西岭镇、王泗镇、三岔镇共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大邑金蜜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
玉蟾茶叶
2023-12-04
玉蟾茶叶:河坝子乡特产玉蟾茶,是因玉蟾寺而得名。自古有先有玉蟾(寺),后有中岩(寺)的说法。玉蟾茶又,玉蟾茶色香味俱全,泡于水中,粒粒向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只有零星栽种面积100多亩,而玉蟾茶发展基地趋势却有2000多亩,开发利用不到10%。茶叶产量可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