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今天介绍的是广东河源的特色美食和特色小吃哦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鲢鱼
2023-10-13
鲢鱼:鲢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适宜在肥水中养殖。肠管长度约为体长的6—10倍。鲢鱼的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
旭东猪头肉
2023-10-11
旭东猪头肉:旭东猪头肉是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的特产美食。旭东猪头肉以营养丰富、口感鲜嫩、香而不腻、色泽诱人而著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为招待宾朋好友的美味佳肴。在莱西,只要说起猪头肉,肯定大家推荐你去旭东。有一家来自烟台的猪头肉,在岛城和其他市区卖得都很好,就
新城细毛山药
2023-10-06
新城细毛山药:新城细毛山药是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著名的地方特产,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间就享有盛誉。因其特殊的水土生长条件,成为山药家族中的上乘之品,并成为宫廷贡品。新城细毛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集菜品、药品和补品三者于一体,获得了国家地理
葡萄罐头
2023-10-04
葡萄罐头:利津县从1994年开始生产葡萄罐头,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逐年递增,成为东营利富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拳头项目,是利津县知名的特色食品。该产品以巨峰葡萄为原料,采用世界最先进工艺,按照出口食品商检标准,经过去皮、去籽、护色和滚动回转式常压常温杀菌
瓦屋香椿芽
2023-09-30
瓦屋是邹城香椿芽出口东南亚地区的老牌商标。瓦屋,包括前瓦屋和后瓦屋两个相邻的自然村,自明清时开始培植香椿,历经数百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点:其一,叶梗通绿,嫩尖儿稍红,俗称’绿芽子’;其二,枝杈呈环抱状,无开张;其三,香味浓郁纯正
婺源酒糟鱼
2023-09-26
婺源酒糟鱼:酒糟鱼是婺源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土特产食品,沿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选用蓝天绿水蕴育,鸳鸯湖中的淡水活鱼为主要生产原料,配以糯米酒,多种中草药、植物油、辣椒、精盐、香料,加之以现代化的高温杀菌和真空包装,精堪工艺制作而成。产品色泽金黄,香而不腥,肉味鲜
龙虎山香菇
2023-09-25
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用味香质嫩,对预防脑溢血、高血脂、肠胃不适等有显著的功效,是为人们生活中首先的绿色保健食品龙虎山位于江西
崇仁麻鸡舞翩翩
2023-09-25
崇仁麻鸡舞翩翩:麻鸡是江西省崇仁县一大特色优良地方鸡种,全国十大名鸡之一,该县近几年来把麻鸡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来抓,采取政策优惠、因势利导、扶持发展的措施,把小麻鸡办成了大产业。2000年,全县麻鸡生产专业户达到1240户,麻鸡饲养量达4
社迳蜜饯
2023-09-22
蜜饯中含糖量最高可达35%以上,而转化糖的含量可占总糖量的10%左右,容易被人吸收利用。另外,还含有果酸、矿物质和维生素C,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
丹桂茶
2023-09-16
桂花,俗称木樨,属常绿乔木,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福建浦城,特别适合桂花的生长,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就有描述和赞誉浦城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等大量文字记载。时至明代,桂
连城地瓜干
2023-09-16
连城地瓜干:连城红心地瓜干,以当地所产红心地瓜制成,不加任何色素,保持天然品质,色泽鲜红,味道甜美,质地软韧,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宣的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和宴客的美食。以当地红心地瓜为原料,经过蒸熟、去皮、压制、烘烤制成,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
长汀河田鸡
2023-09-15
长汀河田鸡:长汀河田鸡,因主产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省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河田鸡含蛋白质多,脂肪适宜,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嘴、脚、皮呈黄色,颈、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它地方的羽毛金黄发亮
奇山源黑鸡
2023-09-07
奇山源黑鸡:黑鸡具有独特的营养、滋补、药用和观赏价值,它含有18种氨基酸,并含有10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它具有高铁、高钙、高晒、高黑色素、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是高级的营养保健食品。奇山源黑鸡外形美观,羽毛紧贴乌黑发亮,其毛、皮、冠、肉、骨均为黑色,以全身
支塘酒酿饼
2023-08-29
支塘酒酿饼:常熟支塘酒酿饼,是春天的时令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支塘酒酿饼有荤、素之分,品种主要有玫瑰、豆沙、薄荷等味。酒酿饼以热食为佳,特点是甜肥软韧,色泽鲜艳,滋味分明,有浓郁的酒香味。
邯郸洺关熏肠
2023-08-02
邯郸洺关熏肠:洺关熏肠,又称驴肉香肠,是河北邯郸地区永年县临洺关的特产。其肠皮呈栗子色,光亮透明,其风味清香可口,油而不腻,确实别具一格。驴肉香肠,已有100多年的历相传清朝末年,山西东南一带发生了蝗灾和旱灾,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四处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