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从北到南延边——一眼望三国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羊血冒饸饹
2023-07-25
羊血冒饸饹:饸饹这玩意儿在陕西绝不稀奇,尤以陕北的饸饹最为有名。传统的饸饹一定是用荞麦面或高粱面、通过饸饹床子压制而成。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超市里卖的饸饹多为混合面,甚至还有纯精面粉制成的,纯荞麦面那种淡淡的苦清香味也很少能尝到了。通常来西安旅游的人会四处
梁园小鳖
2023-06-29
梁园小鳖:梁园小鳖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的特产。小鳖是用上等面粉、香油、芝麻、糖丝、生姜、金桔饼等原料烤制的,个头小又特别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点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谓美味绝伦。梁园小鳖是一种被称为小鳖的美食,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以鳖为材料的菜
东阳童子蛋
2023-08-31
东阳童子蛋:童子蛋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鸡蛋,一到春天卖童子蛋的小摊遍布东阳大街小巷。一块五一只的童子蛋贵过普通的茶叶蛋,可经常卖脱销。童子蛋在东阳有很久的历史,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要干农活,能补身子的东西只有蛋。而小便的沉淀物在一段时间后,会形成结晶,这种结晶就等同
旋面
2023-12-28
从小我就是从吃旋面的梦想中长大。旋面以大量水和面成浆,淋于热锅上做半熟,然后晾晒,稍干即切,于热汤中煮熟,再拌多种佐料食用,以辣香为主,很是可口。长大后,走遍三山五岳,踏遍祖国南北。不见旋面流传于外,只有回乡的游子,才可以尝此美味。旋
舜皇云尖
2024-01-14
舜皇云尖:舜皇云尖产自仙岩镇,在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级上被评为名茶新秀,获铜牌奖,1995年在国家科委、国内贸易部、国家专利局举办的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嵊州)舜皇云尖的产区舜皇山村,位于会稽山支脉东麓,原舜皇庙周围。海拔500米左右。该地区湿润
杜仑
2024-01-09
先要将小米煮成小米饭,再放入臼中不断捣打,由于富含粘性,小米饭很快会凝结成块状,成为又粘又韧的杜仑。除小米外,如今亦有以红糯米、白糯米制作的杜仑。(花莲县),杜仑,杜仑简介,花莲特产
蜂巢跑蛋
2023-12-10
蜂巢跑蛋:蜂巢跑蛋其实就是蜂巢煎蛋,在其他地方我们很少会这么吃。蜂巢其实也是一味中药,没想到在武夷山地区还能当成一种菜肴。我在武夷山附近的饭馆还是大排档都有蜂巢放着,等待吃客们来点这道菜。做这道蜂巢跑蛋比价简单,把鸡蛋打碎在碗里搅拌均匀,把处理好的蜂巢放入蛋中
彭泽鲫
2023-09-26
彭泽鲫:彭泽鲫,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从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池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斑纹会逐渐消失)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一尾最大个体体重6.5千克)著称,所以称它为彭泽大鲫。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芸湖等天然水
永福藤器
2023-09-16
这里家家经营藤业,户户会藤艺,素有藤乡之称。以毛竹、杉木构造造型的骨架,用当地盛产的龙须藤编织各式藤器产品,如藤椅、藤床、藤桌、藤茶具、藤垫等数十个品种,造型美观大方,框架结实牢固,色泽越久越光滑,屡受好评。
“舜皇云尖”
2023-09-05
舜皇云尖:舜皇云尖产自仙岩镇,在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级上被评为名茶新秀,获铜牌奖,1995年在国家科委、国内贸易部、国家专利局举办的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嵊州)舜皇云尖的产区舜皇山村,位于会稽山支脉东麓,原舜皇庙周围。海拔500米左右。该地区湿润
祁门鱼腥草
2023-06-28
祁门鱼腥草: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浓郁的气味,如同鱼腥而得名,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野生佳蔬。原名蕺菜,在我国很早就被采食,《会稽志》中就记载说越王勾践曾采蕺于山。祁门人因喜食其根,习称为猪蕨根。鱼腥草植株规整,形态美丽,高30厘米左右,茎上有节,叶互
江油人参果
2023-12-02
江油人参果:人参果:传说是神仙的专利,今天上了您我的餐桌。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江油市一个远离城市的新安镇卧龙山上生产的卧龙山牌人参果深受都市人的喜爱。这是因为既无环境污染,又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进行生产作业,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纯天然有机食品。
芦溪油茶
2023-07-02
芦溪油茶:芦溪油茶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的特产。芦溪县列入全国百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芦溪县油茶产地主要分布在宣风、银河、源南等丘陵和长丰、南坑、张佳坊、新泉、麻田、华云等山区。每年油茶产量约五十万公斤。
菊花糕
2023-11-30
菊花糕:菊花糕是广东梅州传统名糕点之一,在梅州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糜饭食会饱,菊花糕孬巧的俗语。菊花糕是以白糖、饴糖、马蹄粉、糯米粉、绿豆粉、菜油、菊花蜜或菊花精为原料,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此糕特点是外形美观、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食之细腻柔润,清甜爽口,具有
丁家粉蒸肉
2023-10-18
丁家粉蒸肉:新郑丁家粉蒸肉始自清末丁家饭庄,距今有一百二十年历史,曾经皇帝御厨指点,会南北风味精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的一道名菜。新郑古为九省通衢,南北交通要道,行人很多。清末民初住在城里察院来往京城的皇差,常到北街丁家萃宾楼用饭,把南北各地风味,官府烹饪技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