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从汉传佛教到藏传佛教1600年的甘肃马蹄寺惊险堪比山西悬空寺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遵义法王寺
2023-04-14
位于遵义市凤凰山北的狮山之巅,寺庙掩映在古松和枫林之中,从梅岭厂红梅路顺公路直上,或沿着路边三百余步曲径石阶而上,即到了法王寺山门。已故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题写的法王寺三个大字,在牌坊正中闪闪生辉,再往前百余步,就步入了名城法王寺
慈善寺景区
2023-03-10
慈善寺位于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岸,以隋唐时期的大规模佛像石窟而著名,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石窟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洗练,代表了隋唐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是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
五台山金阁寺
2023-10-25
金阁寺(第二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五台山台怀镇西北15公里据《资治通鉴·唐纪》载,唐大历五年(770年),代宗李豫诏高僧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赴五台山修功德,建寺铸铜为瓦,涂金瓦上,饰佛阁为金阁,故名金阁寺。五代后几经重修,虽基址末变,但建筑风格已非原貌
晋中回銮寺
2023-07-08
回銮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介休市绵山镇兴地村据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碑记:原为空王灵溪寺,建于唐中年间(881885年),唐太宗欲登山礼佛至此回銮,唐僖宗时(873——887年)改名为回銮寺。五代末,毁于兵火,宋初重建,北宋末又毁
东五台寺
2023-03-21
东五台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79920平方米。据史料考证,明朝崇祯年间,智源大和尚游方至此,慧眼识宝地,在此修建寺院一座,并用自己的佛医妙手,为民消灾除难,深得四方百姓爱戴与尊敬,自发募捐,历时三年时间
岗布寺
2023-09-08
从浪卡子县城出发,沿拉亚线前行10公里,然后转入沟谷中,就抵达山清水秀的岗普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岗普寺是个尼姑庵,周围有十几个历代僧人、喇嘛修行、念经的修行洞。相传莲花生大师在此地修行整整3年零3个月。
澧县钦山寺
2023-06-13
钦山寺原名乾明寺,自《易经》中大战乾元、大明始终二句各取一字,全名为钦山乾明寺。位于澧县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处,彭山西五里,澧水南岸之群山环抱的钦山脚下,为曹洞宗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嗣弟子高僧文邃于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衔钦命在澧州钦山始创道场
白胎寺
2023-07-10
又名普代寺。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光马村西侧。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两代又予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两厢配殿等
石城净修寺
2023-08-14
石城净修寺净修寺位于石城屏山镇秋口村大岩里。大岩古名层峰岩,是一座大洞穴,岩内宽敞凉爽,适合人居住。1950年光林法师独身到此结庐以居,参禅奉佛。未久,僧俗信众纷纷闻讯而至,名声大振。文革岩寺被封,光林法师率徒他去
寺沟摩崖石刻
2023-03-25
寺沟摩崖石刻位于汾西县邢家要乡寺沟村,时代为元大德元年(1297年),类别为石刻及其他。砂石质,东西宽0.45米,高0.7米,面积0.4平方米。中间刻一佛字,下刻莲花,左侧刻一元宝,右侧刻一枚铜钱。并有元大德元年、石中宝等记载。寺沟摩崖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阳龙兴寺
2024-01-10
龙兴寺位于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
舟山慧济禅寺(慧济寺)
2023-07-22
慧济寺俗称佛顶山寺,初建于明代,全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坐落于普陀山佛顶山上,普陀山以海天佛国享誉海内外,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该寺因山制宜,布局包括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楼、玉皇殿、方丈室等俱在同一条平行线上
无锡胶山寺
2023-05-20
胶山寺位于胶山西山坡,始建于梁太清初年,距今已有1450年历史,这里原为萧庄,梁萧侍郎(佚其名)故宅,内有一泉,侍郎以此涤砚,名涤砚池(宋天圣邑令苏绅建有砚水亭)。梁天监六年(507)舍宅建佛寺,名胶山寺,太清间名胶山弥勒寺。隋大业五年(609)重建
迎山寺
2023-07-29
迎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安徽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该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有大雄宝殿、千手观音、五百罗汉堂及众多禅房,形成规模较大的迎山寺建筑群。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庙会和九月初九庙会都有大批香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香火鼎盛。
沁县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
2023-07-09
山西牺盟会新军纪念馆坐落在沁县城南风景秀丽的二郎山北麓、西湖之滨,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77.74平方米。全馆以8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5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决死队在三晋大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光辉战斗历程,再现了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