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伊宁陕西大寺 相关信息共 7500
陕西山楂
陕西山楂
2023-12-27
陕西山楂: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陕西民俗大观园
陕西民俗大观园
2023-05-05
陕西民俗大观园位于西安雁塔广场西苑,是集民俗、文化、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休闲场所,也是一个具有陕西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场所。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
陕西甘草
陕西甘草
2023-12-29
陕西甘草:甘草,因味甘甜而得名。别名甜草、甜根子、粉甘草、生甘草等。古医书中名称更是各异,《名医别录》中称为蜜甘、蜜草、露草、国老。《记事珠》中叫它灵通。诸名中均与甘草其味有关。何以又名国老呢?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
北西力大寺
北西力
2023-07-05
北西力,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北西力村中。坐北向南。东西长11.1米,南北宽8.4米,占地面积约93平方米。据梁架题记载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所建。沿中轴线原建有山门、过厅、正殿,两侧建有东西配房
大莲山福寿寺
莲山福寿
2023-08-11
莲山福寿坐落在三都镇东北角的莲山之颠,四周峰峦叠嶂,像九品莲花,福寿就修建在莲花之上。距三都集镇3公里,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至今一千二百余年
伊宁林则徐纪念馆
伊宁林则徐纪念馆
2023-10-10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鸦片战争后不久,以禁毒和抗英而声誉卓著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被谪戎伊犁,虽身处逆境,仍忠诚报国。在两年时间里,他致力勘垦,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受到伊犁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为纪念他的功绩,弘扬他的精神,在这里修建了这座纪念馆
大盂慈仁寺
盂慈仁
2023-05-12
盂慈仁,原名天仙圣母庙,位于阳曲县盂镇盂中学东侧。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2007年重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南北长80.24米。东西宽32.94米,占地面积2643.11平方米
陕西醪糟
陕西醪糟
2023-12-26
陕西醪糟: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其产热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酒精,而酒精可以促进血液
陕西桃子
陕西桃子
2023-12-27
陕西桃子: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
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
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
2023-03-18
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是陕西师范大学直属的学术文化单位,西安市行业(民办)博物馆一类博物馆。博物馆于2006年7月建成并开馆,馆舍建筑面积4645平方米,展室面积2100平方米,由历史文化馆、陶瓷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和妇女文化馆四个分馆组成
大石山云泉寺
石山云泉
2023-11-04
云泉位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石山山坞中,宋朝年间由珍护禅师入石山掌建,取名云泉庵。后元大德年间由觉明高僧兴盛,是苏州阳山地区十大寺院之一。庵点缀了美景:云泉二泓,自石泻纳小池,又暗泉一股纳望湖池。清末洪杨战乱,庵被焚之一炬
陕西荞麦
陕西荞麦
2023-12-27
陕西荞麦:蓼科,荞麦属。又叫胡荞麦。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光滑,淡绿色或红褐色,有时有稀疏的乳头状突起。叶心脏形如三角状,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戟形,全缘。托叶鞘短筒状,顶端斜而截平,早落。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春夏间开小花,花白色;花梗细长。果实
陕西板栗
陕西板栗
2023-12-25
陕西板栗: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种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实这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3600年前用作冶炼铜和烧陶器的栗,
陕西科技馆
陕西科技馆
2023-05-05
陕西科技馆位于西安市新城广场东南角,该馆科普展厅以提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为指导思想,在展示自然科学基础原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展示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重大走向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领域,使展示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导向性,不仅体现和展示了科技发展的过去与现在
大威寺偏殿
偏殿
2023-11-05
在盘县一中校园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今大部分建筑巳毁,仅残存此偏殿。是殿为单檐悬山式,七架梁,徹上明造,大梁题记尚存,为乾隆二十九年岁次甲申仲冬十一日。殿面阔三间,8.8米,通进深7.1米,前带双步廊,廊深1.16米。驼峰均系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