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伊通满族博物馆 相关特产共 96
本溪辽五味
本溪辽五味
2023-08-17
本溪辽五味:本溪辽五味,产地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治自县。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本溪县小市镇、碱厂镇、南甸镇、田师付镇、东营坊乡、连山关镇、草河掌镇、草河口镇、草河城镇、清河城镇、高官镇、观音阁街道办事处共11个乡镇、1个农牧场、1个街道办事处,99个行政村。地
三套碗
三套碗
2023-06-19
三套碗: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三套碗席采用本地产上乘原料,如鹿肉、飞龙、田鸡油等,用烧、烤、焖、炖、熘、炒等15种手法精心制作而成。整个席面由8款凉碟、3款大件、12款熘炒、汤烩菜,共计二十几
白片肉
白片肉
2024-01-12
满族入关后从宫中传到民间。据《梵天庐丛录》载:"清代新年朝贺,每赐群臣吃肉,其间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尚此俗。"《
盖州三碗套席
盖州三碗套席
2023-12-17
盖州三碗套席:三碗套席是辽宁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特色名宴,起源于盖州。盖州三碗套席在盖州形成独特风味,称为盖州三套碗,一般由十六款(或八款)凉碟(又称冷菜)、三款大件和十二款熘炒菜、汤烩菜组成,包括银耳、干贝、丸子、肘子、桃仁、葡萄、大虾、海参等数十种美味佳肴
银白杏
银白杏
2023-08-16
银白杏:银白杏分布在黑山县白厂门满族镇。果实圆形,缝合线显著,果顶平有凹,在干旱山地平均单果重59.171.8克,最大果重80.0克;果皮底色浅黄白,蜡质中等,茸毛中多,厚度中等,较脆,难剥离;果肉黄白色,近核部位肉色白,汁中等,肉质细,纤维较少,味酸甜,有香
火锅
火锅
2023-06-20
火锅:火锅是满族很久的进餐习俗。现成为我国北方的一种美食方式,并逐渐向南方传播。尤其是在冬季,室外冰雪严寒,室内火锅沸腾、肉味飘香。大家围绕火锅进食,火将尽则加炭,汤将涸则添水,边烧边吃,气氛非常热烈。也有用煤气和电、酒精作燃料的。一般火锅的吃法是:将鸡汤(或
宽城蓝印抹花布
宽城蓝印抹花布
2023-06-12
宽城蓝印抹花布:宽城本地域制作的蓝印花布使用原始料为家织布俗称为土布,印染技艺主要发展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域大石柱子乡大石柱子村、双松汀、大闫杖子等一带(当地人以满族人口居多)。宽城民间抹花布制作时间很早,至今延传已有几百年历史。据第四代传承人回忆,他的祖上在农
北京萨其马
北京萨其马
2023-06-09
北京萨其马:原名是萨其马,是满族的一种食物,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萨其马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点之一。过去在北京亦曾写作沙其马、赛利马等等。萨其马具有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的特色。
乳扇萨其马
乳扇萨其马
2023-12-20
萨其马,传说源于清朝在广州任职的一位姓萨,爱骑马的满族将军。萨嗜猎,爱吃点心。有一天,萨出猎,对厨师说:今天点心一定要搞个新鲜玩艺,别天天照着模子印沙糕。要不然,就准备辞职
大清花饺子
大清花饺子
2023-08-18
在著名的‘满汉全席’菜单0现的三鲜饺子、鸡馅饺子、满州蒸饺等筵席点心,使胡家先人所创满族饺子由一般民间食品进入宫廷延席登入‘大雅之堂’经历代秘传仍保持料重、味浓、油润
苏子叶饽饽
苏子叶饽饽
2023-12-13
苏子叶饽饽:苏子叶饽饽是满族传统黏食,用苏子叶、黏高粱米面、小豆、白糖做成。做法是将黏高粱米用水浸泡后,上磨磨成水面,加适量的苞米面和匀;将小豆煮烂,加白糖拌成豆沙;采集新鲜的苏子叶,洗净,在上面涂抹食用油;将和好的面摊在苏子叶上面,上加豆沙馅,合拢包严,上蒸
三套碗
三套碗
2023-12-05
三套碗:三套碗席是吉林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也是吉林的特色美食之一。因席中主要菜点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装而名为三套碗席。三套碗席采用本地产上乘原料,如鹿肉、飞龙、田鸡油等,用烧、烤、焖、炖、熘、
本溪小市羊汤
本溪小市羊汤
2023-12-13
本溪小市羊汤:小市羊汤以当地土生土长的绒山羊为食材,继承和改进了满族羊汤的传统工艺,鲜羊宰杀分割后,全部放入柴锅中,武火、文火交替使用,经过数小时熬制,肉烂、汤练、味鲜。羊汤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还具有补血益气、开胃健脾,养颜增寿功效,成为百姓喜闻乐见、久盛不衰的
炸麻鲢
炸麻鲢
2023-08-20
炸麻鲢:炸麻鲢是满族古老的风味名菜,这道美肴,据说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创制。原料:麻鲢鱼数条、盐、葱、姜、淀粉、五香粉、干淀粉。特点:外酥里嫩,皮香肉鲜。营养功效:麻鲢鱼肉含蛋白质、脂肪。其味甘、性温,主入目及大肠,具有暖胃、祛头眩、益脑髓、补虚劳之功
豆面卷子
豆面卷子
2023-08-16
满族有一传统面食叫豆面卷子,亦称豆面饽饽。祭神时多以此为供品。豆面卷子的作法:将黄米以水浸泡后磨成面,合匀,擀成薄片,入锅蒸熟,再将黄豆炒熟磨成面,均匀撒于其上,卷起后以刀切成12寸长的卷子,其色金黄,食之粘且香。豆面卷子的作法来源于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