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伏龙山摩崖石刻 相关景点共 2896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
2023-07-06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
望海寺摩崖造像
望海寺摩崖造像
2023-03-26
望海寺摩崖造像位于普兰店市双塔镇和尚帽山南坡石崖上,造像共17尊,大小不一,最高者74厘米,除一尊头部被打掉和一尊头上有饰物外,其余15尊均为罗汉造像,形态各异。石崖中间处阴刻有大定三年七月造六尊僧义选匠人李善记。摩崖造像南原有望海寺,造像继以此得名
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
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
2023-08-23
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年代为清,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八刘村。2008年,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简介,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聊城市东昌府区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
田氏家庙及石刻
田氏家庙及石刻
2023-08-23
田氏家庙及石刻年代为明清,位于侯营镇康营村。2018年,田氏家庙及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田氏家庙及石刻,田氏家庙及石刻简介,田氏家庙及石刻聊城市东昌府区田氏家庙及石刻旅游指南
安岳石刻·圆觉洞景区
安岳石刻·圆觉洞景区
2023-02-26
安岳石刻具有古、多、精、美的特点:一是古,安岳石刻始凿于南北朝,兴于唐朝、五代、北宋,在中国石刻史上具有上承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二是多,现存摩岩石刻造像230余处、10万余尊、石刻40余万字,分布在全县69个乡镇
吴复墓石刻
吴复墓石刻
2023-07-28
介绍吴复墓石刻,在肥东县萧纡乡享堂任村。吴复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以功封安陆侯,追封黔国公,谕葬。墓面向太湖,背靠高岗。神道旁南北对立一组圆雕石刻。自东向西排列翁仲、狮、羊、马、华表各一对,均整块花岗石雕成。翁仲高2.4米,柱剑挺立,威严肃穆
汪由敦墓石刻
汪由敦墓石刻
2023-11-04
汪由敦墓石刻是清朝的遗址,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中文名:汪由敦墓石刻地址:安徽省休宁县所处年代:清编号:804914014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
2023-09-07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豪情浓时石做纸,雅趣兴起刀为笔。清代名将冯子材西望巍然耸立的五指山,在上安仕阶村大石旁踌躇满志挥毫而就手辟南荒四个遒劲工整的大字。泐石志事,古人所好。摩崖石刻即于天然石壁上摩刻字或图以纪事
樟山摩崖造像
樟山摩崖造像
2023-04-02
樟山摩崖造像位于文成县城西北龙川乡樟山村岩壁上。造像两处,相隔30米。一处朝南,线刻坐式人像一尊,年方弱冠,双手合十胸前,作默经态,线条勾勒简练,画面面积0.49米×0.30米。一处坐西朝东,画面面积4平方米
西佛崖石刻
西佛崖石刻
2023-09-21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石刻位于贵州黎平县城西隅的西佛崖,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
德阳观音岩石刻
德阳观音岩石刻
2023-09-16
德阳观音岩石刻简介观音岩石刻位于罗江县北隅,清乾隆三十二年,县令冕倡修,乾隆五十七年李调元重修,1992年冬文星镇重建。李调元《观音岩重修大殿记》云;观音岩本名白石岩…乾隆辛酉秋,骤雨淋漓,山崩石裂,雷轰电击,突从霹雳光中而观音石像出焉…是月
“杀尽汉奸”石刻
“杀尽汉奸”石刻
2023-03-31
杀尽汉奸石刻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杀尽汉奸石刻位于大观区山口乡百子山村戴家小屋附近。从安庆出发,只要经过柏子大桥,就是进山口,称为狮子口。狮子口处有一扇门,上面有匾额写着百子山抗日根据地等字样,进门后不远路就是纱帽山公墓,烈士戴曾三就长眠于此
临江岩摩崖造像
临江岩摩崖造像
2023-04-12
临江岩摩崖造像位于忠县忠州镇人民路281号,时代为唐。造像的人物较多,排列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保存完好。造像分布在宽5米、高2.5米的临江岩壁上,坐东朝西,共5龛,各类人物33尊,文字题记一则
小乐山摩崖造像
小乐山摩崖造像
2023-09-18
小乐山摩崖造像位于蓬安县城南9.25公里原河舒镇镜内,其山林壑优美,蔚然深秀,峭壁危峰,方圆十里。状如鲲鹏展翅,巍然挺立于河舒、柳滩、碧溪三乡镇之间。春日山烂漫,芳菲远溢;夏日瀑布飞流,雷鸣山谷;秋日野菊盛开,满山黄遍;冬日白雪皑皑,玉树银花
太鹤山摩崖题记
太鹤山摩崖题记
2023-07-24
太鹤山摩崖题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太鹤山原名青田山,位于青田县鹤城镇北0.5公里处,海拔144.1米,总面积200余亩,因古时白鹤在此栖息而得名,相传唐代叶法善曾在此炼丹,青田山洞被唐代道家称为第三十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