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伯延褡裢沟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寺河南遗址
寺河南遗址
2023-10-27
寺河南遗址位于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东北,瀍河南岸丘陵台地上。遗址西临,北、东两面临瀍河,南接邙山丘陵坡地,土质疏松,土色黄红。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13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东围子遗址
东围子遗址
2023-08-14
东围子遗址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年代为清。2013年,东围子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编号40581058时代:清地址:烟台市牟平区王格庄镇上庄村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化堆积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东
虎山遗址
虎山遗址
2023-03-24
虎山遗址,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虎山村虎山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遗址,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虎山村鸭绿江边虎山。即东经124°30′,北纬40°13′。虎山东、南靠鸭绿江,西临叆河,西北为平坦耕地,北隔丹宽公路与青盖子,栗子园相连
丰下遗址
丰下遗址
2023-03-17
丰下遗址位于北票市城北约16公里的东官营乡小三家村丰下组,西临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季节河,河边有个自然屯叫丰富台遗址在河西岸一块平坦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床约6米。发掘工作结束以后,回填保护,现为村民耕地
炎帝遗址首阳山
炎帝遗址首阳山
2023-07-09
炎帝遗址首阳山首阳山又名羊头山,位于长治县西南部的师庄乡境内,它西长子,南接高平,临顶远眺,三县景色,尽收眼底,俗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说。羊头山高峻挺拨,绵延近百里,山顶松林茂盛,山腰灌木丛生。因主峰上有两塔如双锥直刺青天,当地人又称其为锥锥山
银洞遗址
银洞遗址
2023-05-06
银洞遗址位于登封市区西约35公里的君召乡井眼村北的马鞍山厢子崖半腰,西有中灵山,东有挡阳山,北为鞍坡山主峰,南为山坡,山坡下有井眼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7′14.3″,北纬34°27′49.9″,海拔899米。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
三十里铺遗址
三十里铺遗址
2023-05-06
三十里铺遗址地处郑州西部郊区的低山丘陵区,嵩山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红是须水西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荥阳豫龙镇前姚岗村南,向东经三十里铺村南、王玥村北,注入须水。在三十里铺村南红北岸断崖上,发现有四个灰坑
甲渠候官遗址
甲渠候官遗址
2023-05-26
甲渠候官遗址位于额济纳旗南24公里,额济纳旗南24公里,纳林、伊肯河之间的戈壁滩上,为汉代居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之长甲渠候驻所,发掘前,遗址大部为砂砾掩没,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双重塞墙遗迹
蝙蝠洞遗址
蝙蝠洞遗址
2023-11-01
蝙蝠洞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高崖头村大夹村道路东侧的低山山头顶部,由于以前曾有成群蝙蝠聚其洞内,故称蝙蝠洞。此洞口朝东南,阳光照射时间较长,洞口位于山头的一块大型岩石之下,宽1.4米,高1米,地理位置为东经33°45′58.″,北纬111°41′49″
商水白塔寺遗址
商水白塔寺遗址
2023-05-29
白塔寺遗址,位于白塔寺北青龙河和孙洼的交汇处。遗址深层有龙山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大量遗存。浅层有汉至明的遗存。在遗址上暴露的有灰坑、汉墓。出土的有灰陶折沿罐、高颈罐、鼎、鬲几何纹榫口砖等。由于这里历史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被后人视为祥瑞之地
太平天国煦园遗址
太平天国煦园遗址
2023-11-03
太平天国煦园遗址在南京内,是内的一个花园,继了明,清,太平天国和民国四个朝代,尽管不大,比不上颐和园皇家园林,但是极其精致,湖光山色,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江南园林景色一个不少,还有石舫。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电话:051265610149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
中共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
2023-03-26
中共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北镇市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东为中学校园,南为帮子铁路机务段所在地,西、北为居民住宅,地处人口密集的生活区
梳毛凼遗址
梳毛凼遗址
2023-09-18
梳毛凼遗址(汉代)(县级)位于蓬安县锦屏镇(即相如故城)四村一社东600米处,该地俗称窖场坝,遗址坐落在嘉陵江右岸一级台址上,北有一小冲沟,南接玉皇庙,牛坊呈西北东南走向横穿遗址西南部。
石门沟草原公园
石门草原公园
2023-09-09
从天祝县城华藏寺西行约13公里,但见两山对峙,势始刀削,名为石门,因建在两山狭窄似门形的内而得名,石门内侧不远是始建于明崇祯初年的石门寺,藏语称雅隆图尔钦噶丹贤巴琅,意为具喜弥勒洲,由西藏达纳罗桑丹巴曲吉尼玛于明崇祯初年创建
翠峰山遗址
翠峰山遗址
2023-10-24
翠峰山遗址,位于河曲县赵家乡赵家村西南约1000米处。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9万平方米。遗址区平面呈椭圆形,北高南低,文化层厚约1.5米。地表采集有属新石器时期泥质灰陶残片,上施篮纹;另有属东周时期泥质灰陶残片,上施绳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