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佛儿顶摩崖造像 相关景点共 4282
金玉顶石屋
金玉石屋
2023-08-06
金玉石屋位于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白玉村。条石砌筑,门额阴刻金玉,内设开山香林和尚座。附属建筑香林塔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六角形尖顶塔,由条石砌合而成,正面镶嵌临济派开山比丘香林大师和尚塔连座塔碑
岗顶剧院
剧院
2023-04-23
介绍岗剧院原称伯多禄五世剧院(TheatroDomPedroV),华人又称马蛟戏院或岗波楼。剧院1860年由澳门葡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其后曾多次维修,并曾因白蚁蛀蚀关闭了将近20年,至1993年进行内部维修后重开
轿顶屋
轿
2023-10-24
轿屋,原为湖南省安仁县衙、县署、县政府所在地,是湘南古建筑的典范,同时因朱德在此地做出井冈山会师决策而具有重要的革命纪念意义和史料价值。是中国革命生死存亡大转折井冈山会师的正确决策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轿屋所属地区:湖南省安仁县
龟峰摩崖石刻
龟峰摩崖石刻
2023-11-14
龟峰摩崖石刻共计200余条,被列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旗峰石壁上的字,古朴厚拙,笔力刚劲,为唐代大历四年进士、官居礼部尚书的李益墨迹。其撰诗一首刻于字左侧:龟山名与鹫山齐,两度游观思不迷。三十二峰真色相,百千万载古招提
“天医处”摩崖石刻、“枕流漱石”摩崖石刻
“天医处”摩崖石刻、“枕流漱石”摩崖石刻
2023-04-27
天医处摩崖石刻、枕流漱石摩崖石刻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天医处摩崖石刻、枕流漱石摩崖石刻位于从化区温泉镇广东温泉宾馆松园别墅区后山。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天医处摩崖石刻中心点为圆心,10米为半径划圆为界
安丘城顶山
安丘城
2023-03-08
山,位于潍坊安丘辉渠、雹泉、庵上三乡镇交界处,因山顶上有齐长城而得名。山的走向呈东北西南向,山顶平坦。长城自西北方的峰山经过望军来此,在城山转弯向南而去。自古以来,此山为兵家必争之地
仰天巨佛
仰天巨
2023-10-24
中国有句名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一九九六年冬天,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陈建在他创办的仰天湖草原风景旅游区西向山麓,发现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仰天巨,该佛像仅头部高度就已达300余米(见照片,巨头顶有一组二层寺庵,约十米高)
大桅尖摩崖题刻
大桅尖摩崖题刻
2023-07-17
大桅尖摩崖题刻(民国)大桅尖摩崖题刻位于连云街道北云台山主峰大桅尖,北看连云港港口,南看大龙、狼窝、乌龙沟一线,西接二桅尖、围屏山,东连海滨,居高临下,地势险要。长期为驻军驻守。大桅尖摩崖题刻刻面高3.3~3.6米,宽9.25米,题三字,横书
千佛院
2023-07-21
院的前身是元化寺,为高僧于法兰、于法开师徒所建立,是与江南第一大佛同时代修筑的又一处石窟。元化寺到齐永明三年(公元485年)开始开石窟,造千。比僧护到石城还早一年。石窟成后改寺为千院,会昌年间毁。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重建
报国寺瓷佛
报国寺瓷
2023-09-12
为明代烧制,仪容庄重,体态丰满。此像通高为二点四米,在明代瓷像上,称得上是比较少见的珍品。该像身高一点七四米,盘膝间的宽度为零点九四米,胸宽零点八三米,头部长零点三八米。整体比例适当,俨如真人。自腿至肩,有小十五排,大小相同,均为座式,每排小数量各异
洋县五佛庵
洋县五
2023-10-04
洋县五庵时代:清地址:汉中市洋县黄家营镇三岔村保护范围:东、西至围墙外10米,北至坡根,南至戏台。2014年,洋县五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洋县五庵,洋县五庵简介,洋县五庵汉中市洋县五庵旅游指南
神仙洞石窟造像
神仙洞石窟造像
2023-10-28
神仙洞石窟造像位于莱州市柞村镇大台头村北寒同山之阳。神仙洞石窟造像西南约2公里处,为莱州市柞村镇大台头村,村中有公路通至山下,神仙洞石窟造像保护区南连大台头村耕地、苹果园、临疃河水库,水库以东为明代赵耀的别墅龙溪园遗址
石鼓摩崖石刻
石鼓摩崖石刻
2023-06-11
2003年以来,石鼓山上陆续发现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那时起,有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对摩崖石刻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据考证,石鼓山山体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
北丛井造像碑
北丛井造像
2023-10-31
北丛井造像碑北丛井造像碑位于武安市北丛井村,据碑文记载,为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龙山寺比丘道宝造像碑。魏碑正面造像从特征和龛形分析,并非是东魏同期所凿。比丘道宝碑记,起初为记事碑,至宋代,佛教徒又在碑阴雕像,雕刻较为细腻,有典型的宋代造像特征
达蓬山摩崖石刻
达蓬山摩崖石刻
2023-10-19
迹洞摩崖题刻位于达蓬山磨坊岗南侧迹洞东壁,共三则,189字,宋隆兴二年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淳熙九年县宰唐仲温,清康熙丙子年赐进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