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歙县徽州古城旅游攻略了解一下 相关景点共 7500
营盘古城及古墓群
营盘古城及古墓群
2023-05-31
汉晋时期古城及墓葬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东南。古城背靠库鲁克山,面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接龙城雅丹奇观,西连塔里木绿色走廊,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山国(墨山国)重镇
石浦古城
石浦古城
2023-10-27
石浦是个有600余年渔港古城,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区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宁波市象山县南部石浦港畔,依山面港,陆地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岛礁176个。石浦渔港古城,独特而美丽。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蕴涵出众多神奇渔文化和渔风情,丰富而广博
古城岛
古城
2023-10-15
古城岛位于漠河县兴安镇北4千米黑龙江中,为黑龙江第二大岛,距中国岸50米,距俄国岸350米。岛屿对岸为雅克萨城,今为俄国阿尔巴金诺。在雅克萨之战间,清军在岛上筑土城、建营盘,设置指挥部,成为清军收复雅克萨桥头堡,因筑土城而得现名
且末古城
且末古城
2023-05-31
且末古城位于且末县城西南约6公里老车尔臣河岸台地上,海拨1273米,遗址地表无植被,已沙化,呈雅丹地貌。在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200米范围内,地表散布着大量陶片及铁块,炼铁渣,曾采集到数件磨盘石残块,玻璃片,料珠
唐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
2023-12-01
古城遗址(房山)又称东关上城。位于房山区张坊北15公里。创建于唐代。唐古城遗址面向南,三面环山。原来墙长200米左右,宽4.4米,高约6米。残存墙体长65米,宽4.4米,高2米左右
罗川古城
罗川古城
2023-10-09
罗川古城位于甘肃省正宁县永和镇北部四郎河边,沃土平畴,阡陌纵横,古城遗迹尚存,琴山、泰山、药王山、北华山四山合围,风景优美。据史载,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这里设置阳周县
凤氏古城
凤氏古城
2023-05-05
凤氏古城凤氏古城为南诏罗婺部凤家城遗址,位于禄劝县屏山镇克梯办事处咪达拉村北侧三台山顶,古城堡为粗条石垒砌,城墙厚1.5m,残留段最高2m,周长360m,内径南北向118m,东西向102m,为坐北向南并呈台降四重院
古城湾旅游区
古城湾旅游区
2023-04-21
导游古城湾旅游区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北郊,距市区约一公里,北临黄河,西临石中高速公路,南临吴灵青一级公路,总占地面积12000亩。介绍古城湾是黄河九十九道湾中美丽一处。她从市区西侧缓缓流过,两岸地势平坦,稻香谷美,呈现出一派迷人江南景色
平乐古城遗址
平乐古城遗址
2023-04-30
古城遗址位于附城乡南洲村荔浦江口与桂江汇合处南岸,距江约100米二级台地上,离县城3.5公里。古城分为大城、小城两个城区,均为长方形,相距约100米。两城四周均有宽5米、深3~3.5米护城壕:城墙均以黄砂土夯筑而成,两城城基均可辨认
民勤古城
民勤古城
2023-04-20
民勤古城位于民勤县大滩乡北新村西约5公里沙漠中。始建于汉,沿用至唐、宋(西夏)、元、明。呈正方形,边长120米。南墙中间筑瓮城,瓮城门向东,东西长22米,南北宽12米。残垣高约5米,四周有角墩各1座,东、北、西三面各有边墩3座
芙蓉古城
芙蓉古城
2023-03-11
芙蓉古城位于成都西郊青羊界,新成温公路成温郫生态城市带快速通道旁,交通便利,距市中心只有20多公里,与外环路文家立交桥相距仅1000米。项目远离都市喧嚣,独拥一处宁静,又享有成温郫国家级生态农业保护带中新鲜空气和生态环境
建昌古城
建昌古城
2023-03-10
建昌古城文物分布多达2400余处,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遍及全市。西昌古遗址主要有聚落遗址、城址、窑址和矿冶遗址四类。其时代有新石器、殷商、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唐宋和明清,其中新石器遗址十七处,殷商遗址二处,汉代遗址三处,古城址十一处
襄阳古城
襄阳古城
2023-04-26
襄阳古城在襄阳市区汉水南岸。南跨汉沔,北接京洛,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时为楚国之北津戍,东汉末为荆州牧刘表治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郭建置历史悠久,元末城垣大部被毁,明洪武初,又于旧址重筑
西安州古城
西安州古城
2023-04-20
出海原县城往西行约20公里,便有一座古城遗址呈现眼前。这就是历史上称之为固靖之咽喉,甘凉之襟带西安州古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天都山一带被西夏占据。1042年,西夏在天都山下(今黄湾村)修建豪华壮丽7座大殿,内府库馆舍齐备
里耶古城
里耶古城
2023-10-30
里耶古城是酉水河上边陲重镇,历史上被称为楚蜀通津。里耶是土家语,即开垦、耕耘土地之意,是土家族发祥地。早在距今6000年前,里耶就有人类居住。2002年里耶战国古城考古发现,被专家称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上最为重要发现,被评为2002年全国考古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