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保昌楼 相关信息共 6252
古昌化城
化城
2023-04-11
化城是古化县的县城,位于昌江县西部滨海,距昌江县城石禄镇50多公里,原址位于现在的城乡城村。古化城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化县受倭寇扰乱,化县以石砖砌墙,周长二公里半,高六米,厚五米
复昌桥
2023-04-09
桥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东江河岸的石下村,建于清朝光绪九年(1883年),由香港汇丰银行的首任买办刘镇西倡导和主持下建造的。中文名:复桥地点: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的石下村主持人:刘镇西建造时间:1883年
宕昌党参
党参
2024-01-01
党参:宕党参品质优良,与纹党相提并论,驰名中外。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874年)外销300余担。民国32年(公元1943年)总销量为500担,每担重360斤,共计18万斤。党参在全县各地均能生长,从1965年以后逐渐变为家种,80年代始大量种植。种植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店驴肉
2023-10-03
宁津店驴肉: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特产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
保亭图书馆
亭图书馆
2023-04-11
亭图书馆于2009年3月由县政府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为4871.37平方米,主体建筑3层,共有纸质藏书约15.2万册,电子图书18.6万种,阅览坐席323个,是一所集图书信息、网络阅览、特色文化、学术报告、知识培训、图书流动、休闲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保宁半夏曲
宁半夏曲
2023-12-01
宁半夏曲:宁半夏曲,系清嘉庆年间阆中药师缪海法研制。该药按古秘方配用20余味中药精工制成,对老人小孩久咳不愈、顽痰不化等重症有奇效。《清宫医案》慈禧太后御医处方中,有四君子汤、加宁半夏曲三钱煎服。宁半夏曲行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八十年代被四川省列为抢救国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游记
西藏都市芒康县游记
2024-08-12
西藏都市芒康县在高原之上,这里的夜景非常唯美,这里环境没有丝毫污染的迹象,留了千百万年来的自然地理地貌景观,空气非常新鲜,天空也没有污染,观看星空非常不错。
福昌寺
2023-05-06
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城北15公里的北杜镇,始建于大宋仁宗景佑年间(公元1037年),香客众多,香火久盛。中文名:福寺地理位置:陕西省咸阳市北杜镇占地面积:3300m²著名景点:千佛铁塔(明)始建年代:宋(1037年)
保亭红毛丹
亭红毛丹
2023-07-24
亭红毛丹:红毛丹是典型的热带珍稀水果之一,其果实外形美观、肉质细嫩、鲜美爽口,营养丰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磷、铁、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果中佳品,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红毛丹生长对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在我
保宁白糖蒸馍
宁白糖蒸馍
2023-12-01
宁白糖蒸馍:宁白糖蒸馍为阆中市一大名食。系清乾隆时回民技师哈公奎所创。据阆中县志记载:宁麦面最知名,取南麦碾细,重罗筛之,蒸为馒首,名曰蒸馍。远行者携千余里外,虽外霉内燥,蒸之移时,而色、香、味、形如故。外来客商多于县中购蒸馍以作馈品。白糖蒸馍,现在十余
昌马岩画
马岩画
2023-04-19
马岩画位于玉门市马乡南、北山岩石上,已发现7处。多为单线条,凿刻而成,亦有刻出轮廓后再在中间平涂研磨而成的。内容多为羊、狗、豹、马、骆驼及狩猎图等。其中有一块2平方米的青石面上,共刻有21只动物,轮廓清晰,笔法古朴,形象粗犷生动
昌米011
米011
2023-11-28
米011:我州水稻插种面积达150万亩以上。由于凉山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所产水稻,米质优良,营养物质积累多,且单产高。凉山米历来久负盛名,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很多,其中有相当部分为国优、省优米。米011,属禾本处草本植物,籼稻型。是凉山州农科所用I
博罗保宁桥
博罗宁桥
2023-06-21
博罗宁桥位于博罗县城西门外观背村。宋德祐元年(1275年)知县黄创建。原有建桥碑,碑额刻宁桥3字,下署宋德祐元年乙亥仲冬吉旦。文革被拆除投进河中。此桥为两孔石拱桥,南北长31.4米,东西宽4.5米、高7米
保亭热带植物园
亭热带植物园
2023-09-10
介绍:亭热带植物园位于亭县城南3公里的亭热带作物研究所内,占地10公顷,种有30多个国家热带经济作物和国内珍贵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共有91科、420种。园内分热带作物标本区、热带果树区、热带经济作物区、南药区、热带林木区、花卉观赏区、油料作物区等
淄博昌国故城
淄博国故城
2023-08-19
国故城又名城。位于张店区沣水镇刘家村南,西临沣水(又名猪龙河),东依涝淄河。今城村座落在遗址中部。国故城是古代齐国的邑地。战国时燕将乐毅伐齐胜后,为国君,即此。自汉至北魏,皆于此置国县,至隋而国之名不见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