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元村码头遗址群 相关信息共 7500
荆坪古村
荆坪古
2023-03-06
荆坪古:位于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㵲水河西岸,距怀化市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中文名:荆坪古地理位置: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景点级别:AAA级著名景点:潘家祠堂、五通神庙、夫妻树
东峪村造像
东峪造像
2023-07-09
东峪造像东峪造像(第一批省保)时代:北齐地址:沁水县城东90公里东峪东土岗原为丈八寺内造像,现木构建筑全部被毁,只留石佛造像一尊。造像高达4米,站立于莲盆之上,右手下垂(已断),身穿僧祗大边作折带垂纹,莲座下刻有北齐天统三年字样,造型大方庄重,神态肃穆。
高溪村民居
高溪民居
2023-04-10
高溪民居位于花都区花东镇高溪田心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献堂家塾、欧阳可辉民宅东侧相邻建筑西墙线,北至高溪田心庄120号北墙线,南从献堂家塾外延5米,西至欧阳可辉民宅西侧相邻建筑东墙线
长山口战斗遗址
长山口战斗遗址
2023-06-16
长山口战斗遗址位于黄江镇长龙南山水库周围,GPS坐标:北纬22°5015.4,东经114°0021.2,海拔高程32米。1948年5月8日,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副团长林文虎率领钢铁队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
2023-04-28
日军侵华碉堡遗址年代为中华民国(1938~1945),位于凤凰街道渔沙坦太和嶂白云机场导航站北面山顶。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坐西北朝东南。混凝土钢筋砌筑军用碉堡。由大小两个碉堡组成。占地面积20平方米
侯家窑遗址
侯家窑遗址
2023-07-01
侯家窑遗址位于阳原县东井集镇侯家窑西南1000米处,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卫奇等发现,1976年正式发掘。发现人类化石16件,还有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
踏寻红色遗迹接受精神洗礼——济南历元学校党总支党员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
踏寻红色遗迹接受精神洗礼——济南历学校党总支党员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
2023-12-18
踏寻红色遗迹接受精神洗礼——济南历学校党总支党员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踏寻红色遗迹接受精神洗礼——济南历学校党总支党员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为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继承革命先烈遗愿,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1
董褚遗址
董褚遗址
2023-05-28
董褚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孙娄乡董褚,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1992年6月12日,董褚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芦家桥遗址
芦家桥遗址
2023-05-17
芦家桥遗址位于海曙区古林镇三星村上下陈自然村,东距芦家桥约150米,土名庵基盘。遗址东面延伸至芦家桥民宅下,西面大体以上下陈民宅东墙为界,南端距段梅公路约1385米不等,北端由河北岸向北延伸至鱼塘和养鸡场后院,已位于古林镇三星村上下陈自然村
老鹳庙遗址
老鹳庙遗址
2023-06-30
老鹳庙遗址位于黄石市下陆区肖家铺乡老鹳庙,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有夹砂红、灰陶尖锥壮、宽扁壮鼎足、缸口沿等;周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豆、罐等。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尹屯文化遗址
尹屯文化遗址
2023-08-20
尹屯文化遗址位于晏城街道毛官屯南1000米处,为不规则台状,东西最长处52米,南北最长处40米,分布面积1774平方米,最高处距地面5米。断层处可见文化堆积层,遗址表面散落有大量的陶片和蚌片,有几处暴露出一米左右厚度的陶片层,有豆柄、鬲足、豆盘和蛋壳陶片
尚西坪遗址
尚西坪遗址
2023-10-08
尚西坪遗址位于环县合道乡尚西坪西南2.5公里。属齐家文化。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6米,暴露有大量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篮纹折肩罐、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篮纹罐残片和磨制石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分布与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徐李碾遗址
徐李碾遗址
2023-10-08
徐李碾遗址位于庄浪县南湖镇北关北1公里。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有泥质和夹砂红陶、橙黄陶,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划纹、弦纹,彩陶纹样多见勾叶纹、弧线三角纹
大同八台子村在哪里 八台子村介绍
大同八台子在哪里 八台子介绍
2024-10-18
大同八台子是一处充满了魅力元素的独特古村落,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三屯乡八台子,这里地势崎岖,具有古风韵味,令人感到全身心的舒适,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指南。
虎台遗址
虎台遗址
2023-05-07
虎台遗址,位于西宁市西郊,为公元4世纪南梁(小国)的遗址。这个高大的土台是南凉王朝第三代君王溽檀于公元402年,用他的太子虎的名字命名修建的阅兵台,虎台之名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