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光德小学地下交通联络站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程荫芳德教碑
程荫芳教碑
2023-08-23
程荫芳教碑年代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位于闫寺街道程堂村。2018年,程荫芳教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2雾山索道门票多少钱
2024-04-15
2022年的雾山红叶节已经开始了,并且目前也是最佳观赏时期,而许多游客都会选择前往景区游览,那么雾山索道门票多少钱,关于具体的票价详情,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
2023-06-21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位于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镇上漳村,属于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4月1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序号171)。
溪口战斗旧址
溪口战斗旧址
2023-08-02
溪口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溪口村下肖点。1949年4月,仙游击司令部成立后,在中共仙工委直接领导下,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纷纷开展反三征(征丁、征粮、征税)斗争,打击了国民党地方政权,使国民党地方当局极为不安,国民党仙游县长宋庆烈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中共闽江工委白云寺会议旧址
中共闽江工委白云寺会议旧址
2023-06-04
城山白云寺位于城门镇白云村城山自然村(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校区内),由于白云寺坐落在城山顶山坳处,人烟稀少、交通方便、南向下山200米即到三角埕福厦公路,北向下山直奔闽江魁岐,东边则是城山顶贫民居住点,两边与城门山小学接壤,路径四通八达是开展地下斗争首选之地
杨寨交通站旧址
杨寨交通站旧址
2023-04-04
杨寨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郊尾镇旸谷村客厅自然村。抗战胜利后,仙游地区的革命力量比较薄弱。中共闽中特委为了尽快恢复仙游地区党组织,派黄国珍为特派员到仙游指导工作。黄国珍到仙游后联系进步青年,建立革命联络站,发展革命力量
广西鹿峰山藏着地下密道直达地球心脏,李宗仁都曾在此仁屯兵!
广西鹿峰山藏着地下密道直达地球心脏,李宗仁都曾在此仁屯兵!
2023-12-18
广西鹿峰山藏着地下密道直达地球心脏,李宗仁都曾在此仁屯兵!:从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我们就知道了广西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可你知道广西玉林的奇山岩洞也一样极具魅力,丝毫不输桂林山水吗?鹿峰山风景区,位于广西省玉林市兴业县城隍镇。景区由石林公园和龙泉岩两大基本主体构成。在
“朱德故里 乡仪陇”欢迎您
2023-09-19
朱德故里乡仪陇欢迎您:仪陇新闻网讯(作者陈思涛)中国有这么一块红色土地,曾经有5000儿女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她就是川陕革命老根据地—朱德故里,乡仪陇。解放后,仪陇曾一度贫穷落后,成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经济三打经济(重工业打石头,轻工业打
额德克红叶林景区
克红叶林景区
2023-10-09
克红叶林位于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乡加郎阿什村西北额克(人的名字)处,总面积2600亩。在此处西部沙漠上生长的欧洲山杨,每年到了秋季,犹如香山红叶一般,红透了整个沙漠,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
天德洞大天坑
洞大天坑
2023-09-23
洞大天坑天洞大天坑,座落在距大井河出水处仅百余米的大山里,据传此天坑的发现纯属偶然:古时大天坑周围森林茂密,遮天蔽日,加之进入天坑的唯一通道洞口小,且被荆棘淹没,故一直未桩世人发现
醉八仙“修德槽坊”酿酒作坊
醉八仙“修槽坊”酿酒作坊
2023-09-15
醉八仙修槽坊酿酒作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醉八仙修槽坊酿酒作坊(江阳区)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醉八仙大门为基线,向东延伸5米为界,向南延伸5米至石油路153号,向西延伸5米至石油路为界,向北延伸5米至石油路127号为界。
宝光桂湖文化旅游区
桂湖文化旅游区
2023-02-28
桂湖文化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内,距离成都市约18公里。旅游区内的宝光寺,规模宏大、气宇非凡,占地10万平方米,是清代以来我国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宝光寺建有五殿十六院
太平圩会议旧址
太平圩会议旧址
2023-11-14
太平圩会议旧址位于昌傅镇太平圩戴家屋(今太平小学),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召开太平圩会议的旧址旧址有房屋3栋,正屋两栋并列,坐东朝西,通高6米,有天井和前后厅,面积437平方米;学屋一栋,名惜阴书舍,坐南朝北,与正屋相连,通高5米,面积62平方米
北夏墅学校旧址
北夏墅学校旧址
2023-07-18
北夏墅学校旧址,位于天宁区郑陆镇黄天荡村,包括两处,一处在黄天荡村委会东南220米,单层五开间建筑,有五角星门楼,门口西侧墙内嵌有道光三十年禁唱滩簧碑记。辛亥革命前后,郑陆地区办学兴盛。许剑虹、承士毅在北夏墅大王庙旧址创办西夏墅小学(第一小学)
泾县会馆旧址
泾县会馆旧址
2023-12-03
泾县会馆旧址在米市胡同64号。曾是1918年12月创办政治周刊《每周评论》的编辑部所在地。由李大钊、任编辑,张申府、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祈等经常为该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