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光德庄 相关信息共 6112
德锦汪氏宗祠
锦汪氏宗祠
2023-07-31
锦汪氏宗祠坐落在绩溪县伏岭镇锦村村中央,建于清中期,清晚期进行了重修,2014年10月开始动工维修,现已基本完工。汪氏宗祠总占地面积为357.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9.11平方米
良庄西瓜
西瓜
2023-10-01
西瓜:良镇位于徂徕山前,柴汶河以北。该镇自宋代即有种植西瓜的传统习惯。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种瓜经验,加上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良所产西瓜口感好、含糖量高,且较耐贮藏、易外运,颇受消费者欢迎。良西瓜主要分布于棕壤土的山阳、茅茨、良
螺洲奎光阁
螺洲奎
2023-06-04
螺洲奎阁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陈氏宗祠东侧,又名文昌阁。始建于明代中叶,原为螺洲陈氏族长为祝愿子弟们文运亨通、金榜题名而建的崇祀魁星神的场所,后改名奎阁,作为陈氏家族子弟课读之所,是古代螺洲地区著名的四大书斋之一。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364平方米
徐庄梅花山石刻
梅花山石刻
2023-08-25
梅花山石刻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徐镇,年代为中华民国。2013年10月10日,徐梅花山石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梅花山石刻,徐梅花山石刻简介,徐梅花山石刻枣庄市山亭区徐梅花山石刻旅游指南
连江普光塔
连江普
2023-06-04
连江普塔位于连江县东岱镇云居山颠,俗称云居塔、望夫塔,亦称无尾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塔高9.5米,花岗石砌造,二层八角,空心四门。第一层八面,正方位四面开门,侧四面各嵌刻一尊元代武士浮雕。四面门额上分别刻有寂照、光明、无碍、融圆阴字横匾
苏州光福桂花
苏州福桂花
2023-08-29
苏州福桂花:产于江苏苏州。首先是制备梅浆,要将夏季黄熟的梅子清洗干净,加入20%食盐,放入缸内腌渍30天左右后,捞出梅子,用木棒(可用打浆机)打烂成糊状,滤去梅核,再把糊状的青梅肉置日光下曝晒7-10日,使其呈黄褐色,这样梅浆就制成了。腌渍青梅时的汁液经过滤
后庄卤肉
卤肉
2023-10-17
卤肉:后卤肉发祥于宜阳县城关乡后村,驰名于宜阳和洛阳各地,它选料考究,制作工艺独特,配料亦有别于其它卤肉。主要风味特色:色泽金黄透红,肉味醇厚浓香,肉质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悠长。特别是卤猪肘,肉质香厚,肥而不腻,是家庭食用和馈赠亲友之佳品。
张庄石榴
石榴
2023-09-28
石榴:张石榴栽培历史600余年,面积大8000余亩。大青皮果大味甜、耐贮运,远销京、津之地;大红袍单果重达千克以上,粒粒透明如玛瑙,以其美观艳丽、汁多味浓著称九州名果,1987年进京参展,被誉京华一绝、一大奇果。年改称薛城县,1962年建置薛城区。张
荣寿庄
荣寿
2023-10-26
荣寿位于大洋镇大展村卞湖39号。又称洋尾旧寨。洋尾寨分为旧寨与新寨。旧寨在西,为麟阳鄢氏十三世祖鄢宗尹于清乾隆乙己(1785年)所建,取名荣寿。荣寿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占地面积2894平方米,建筑面积4820平方米,共有260多房间
德吉孤儿园
吉孤儿园
2023-04-16
吉孤儿园是拉萨近郊的一家民间孤儿园,创办人叫达珍,是一位藏族妇女。吉孤儿院因非政府福利机构,所以没有财政拨款,主要维持孤儿院的经济来源是达珍院长家开的一个叫雪域幸福茶馆,就在拉萨中学对面,现在院长的儿女儿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帮助母亲一起管理孤儿院和经营茶馆
德盛园“头脑”
盛园“头脑”
2023-06-14
盛园头脑:盛园头脑头脑是一种时令性滋补营养小吃。榆次的头脑最早,相传是根据明末清初山西著名人士傅山先生八珍汤的配方和工艺制作的。榆次城内南马道街有座古庙,名为大乘寺寺内建有藏经楼。民间传说,藏经楼落成后,傅山先生和其母曾在此住过一段时间。居住期间,因母年高
荣庄遗址
遗址
2023-08-19
遗址,鲁北小清河下游地区古文化遗址。
盐店庄遗址
盐店遗址
2023-05-06
盐店遗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台郭村盐店自然村,东部约500米处,东临贾鲁河,南、北两侧为贾鲁河支沟。中文名:盐店遗址地址: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台郭村遗址面积: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500米遗址特点:地势为西高东低
上庄东岳庙
东岳庙
2023-03-19
东岳庙位于海淀区上乡永泰,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五十九年重修。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路,以西路为主,西路有殿三进,依此有山门、钟鼓楼(今钟楼无存)、前殿、正殿、后殿。山门造型别致秀丽。三座大殿保存较完整,前殿拱劵有精美浮雕道教图案
潘庄红薯
红薯
2023-10-13
红薯:项城市的潘村是1000多人的行政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潘却是周口有名的农作物良种培育基地,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脱毒红薯闻名全国。近年来,该村联合农业、科技部门研发试种农作物良种,脱毒红薯是最成功的一个.该村还把脱毒红薯的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