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 相关信息共 7500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2024-01-11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位于平定县东回镇马山村马齿岩寺,是1937年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时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军事会议旧址,会议由时任师长的刘伯承主持
抱龙河水利风景区
龙河水利风景区
2023-08-16
龙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文登市城区内,依托龙河综合整治工程而建。景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全长10多公里。景区建有9座橡胶坝,水面烟波浩渺、游鱼欢畅、群鸟翔集,河岸蜿蜒曲折、花团锦簇、树影婆娑
三亚市抱龙国家森林公园
三亚市龙国家森林公园
2023-04-12
三亚市龙国家森林公园是三亚市现存最大的国家热带天然森林保护区,位于三亚市凤凰镇龙林场,这里的主峰尖岭,又名青龙山,海拔1019米,是三亚最高的山峰。这里分布着成片的雨林,更有各种珍稀植物,如海南粗榧、沉香、油棕、紫檀等,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热带雨林之景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2023-07-17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位于东海县石梁河乡磨山顶。1945年原山东省海陵县抗日人民政府为纪念1942年磨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塔基海拔138.3米,面南偏东27度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
2023-11-22
延安中路504弄21号(原福煦路多福里),1937年8月至11月,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所在地。这是一幢坐北朝南两层楼的老式石库门房屋,底楼东厢房是会客室,二楼东厢房是卧室,后楼是报务员、译电员宿舍,楼梯拐角处的墙上挂着一架电话机
窑上英烈园
窑上英烈
2023-12-01
窑上英烈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窑上村南,窑上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七分区主力部队七十五、七十六团驻此。1939年底,抗日部队冀中十分区朱占魁部两千余人曾在该村同日军激战,打死打伤日军283人,此即有名的窑上战斗
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园
阆中市红军烈士纪念
2023-03-09
阆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3年,有2万多名阆中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曾在阆中开展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强渡嘉陵江大型战役
何克希将军纪念室
何克希将军纪念
2023-05-17
何克希将军纪念室位于梁弄镇横坎头村,2015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展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校长何克希同志光辉的一生,何克希将军纪念室,何克希将军纪念室简介,何克希将军纪念室宁波市余姚市何克希将军纪念室旅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
2023-08-22
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省委、省政府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前马头山建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1977年12月,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山东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抱山自然风景区
山自然风景区
2023-09-13
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珙县上罗镇新联村,同僰人悬棺景区毗邻而处,是芙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景区。上罗镇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镇,长期以种养业发展为主和数十年的植树造林,使上罗镇格外山青水秀、天朗气清,而地处上罗镇边缘崇山峻岭中的龙山景区,更是纤尘不染
东莞旅游景点攻略,“袁崇焕纪念园”适合亲子游
东莞旅游景点攻略,“袁崇焕纪念”适合亲子游
2023-07-27
东莞旅游景点攻略,袁崇焕纪念适合亲子游:袁崇焕系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人,是明代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将领,座落在水南村的这座公园即是在其故居遗址上修建的。园区占地约11万平方米,袁崇焕神情坚毅的铜像耸立其中,环境静谧安详。公园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出发点,将袁崇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
2023-09-22
遵义会议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红军四渡赤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成安抗日纪念馆
成安抗日纪念馆
2023-05-25
成安抗日纪念馆位于成安县光明街,年代为1991年。成安抗日纪念馆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2023-03-08
铁道游击队纪念坐落于枣庄市委、市政府西南6公里处,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占地9公顷,面积69万平方米。纪念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王强墓、八大亭、影视城等20多个景点散布其间
崮山摩崖刻石
山摩崖刻石
2023-08-14
山摩崖石刻位于市区东约17.3公里。刻石处于主峰山巅崖壁间,有题记、诗、对联等十余种,均为清代及民国时期。以主峰西南峭壁为多。字大小不一,多属楷体。多数清晰可辨,有些则已漫漶不清,甚为难以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