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八里庙龙山文化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范家庄遗址
2023-08-16
范家庄遗址位于埠头乡范家庄东南,山北头以西,宋相还东北。东西长380米,南北宽450米,总面积184000平方米。系原始社会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土壤为黑褐色,文化层厚度2.5米左右,断崖上露有灰坑、兽骨、陶片及烧土块等。
二十里铺大坪遗址
2023-05-30
二十里铺大坪遗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八里镇二十里铺村南侧的二级台地上,台地北部有一条大致呈南北向的沟壑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遗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850米,分布面积约25.5万平方米
滑县大王庙
2023-03-08
滑县大王庙,明代古建筑,是大运河滑县段的重要遗存古迹,据记载,大王庙是明万历十八年由做盐业、绸缎业等八大商家集资建造,原名十方院。在十方院内,建有大小庙宇三十余座。建国后遭渐次拆除,仅剩明代大王庙正殿
万家卯遗址
2023-11-01
万家卯遗址,位于神池县东湖乡前窑子村西南约1000米处。遗址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绳纹罐、灰陶蓝纹盆陶片。属龙山文化白燕类型。1987年,神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家卯遗址,万家卯遗址简介,万家卯遗址忻州市神池县万家卯遗址旅游指南
阮元家庙
2023-05-03
阮元家庙总占地面积74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82平方米。建筑轴线分明,气势恢宏,初建于清嘉庆年间。房屋组群分为三路,由阮氏东宅、阮氏家庙及阮氏西宅三部分组成,家庙位于阮氏东宅和西宅之间
湘子庙
2023-11-04
湘子庙原为韩湘子故居,建于宋代,是西安城内现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传说湘子庙是八仙中的韩湘子出家之地,创建于宋,道教界亦说创建于五代,金元时毁于战火,现在湘子庙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自明末到民国初,湘子庙一直香火鼎盛,后经战乱,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毁
赵王庙石刻
2023-11-26
赵王庙石刻赵王庙石刻位于磁县陶泉乡南岔口村东南800米处的岩壁上,壁对面原有赵王庙,故该处石刻称赵王庙石刻。据考证,该处石刻成于隋代。岩壁面东,上有龛7,其中大龛1,小龛6,龛内造像合计25尊。大龛位于壁中部,高近20米,龛尖拱额,边饰柱,内雕一佛二弟子
二龙山庙
2023-09-01
二龙山庙,位于许家沟乡下堡村南,据碑刻所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清代、民国皆有重修.庙内现存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22年(1933年)等刻石8块
南越王庙
2023-06-20
龙川南越王庙在龙川县佗城中山街。何时建庙史书无载。庙内原有明崇祯八年(1635年)碑,因该碑早已被毁,无法查考。《龙川县志》载:南越王庙在县署右本平冠祠,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知县臧琮重修,以前座祀越王,后座祀十贤
广应庙
2023-06-04
广应庙位于鳝溪下游出口附近,庙木构,坐东向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内祀西汉闽越王郢第三子白马三郎。庙内尚存有清同治四年(西元1865年)重建《鳝溪白马尊王祖殿》石碑。因祀白马三郎,民间又称之为白马王庙
芦山峁遗址
2023-04-17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梁峁上,核心区域为大营盘梁,遗址总分布面积约为2平方千米,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中文名:芦山峁遗址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占地面积:2km²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
三仙庙
2023-06-28
三仙庙位于根子镇公垌村望楼岭上。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958年曾部分拆除;1992年8月重修。该庙占地面积267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97平方米。这是高州县内占地面积较大的庙宇。庙内奉祀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故称三仙庙,又称三霄娘娘庙
古中庙
2023-07-09
古中庙古中庙(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0.5公里的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建筑规模宏大。下院建筑有舞台、看楼、香积厨等。上院有山门、太子殿、正殿、耳殿、厢房等
登封向阳遗址
2023-05-06
向阳遗址位于登封市区东北约15公里唐庄乡向阳村东北的山岗台地上,南临勺河,北为缓坡,东西为丘陵,遗址东西最长处330米,南北最宽处430米,面积达近十万平方米。遗址于1975年发现,向阳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同时兼有龙山文化遗存
刘公庙
2023-08-17
刘公庙是为纪念东汉少帝刘辩之子刘民及其夫人积德行善、扶危救难而建的一座祠庙。历史上,由于天灾、战乱等原因,该庙曾数次移址、几经修复,但香火一直不断。据史志记载,刘公庙始建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