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八里庙龙山文化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永兴庙
永兴
2023-05-17
位于余姚市陆埠镇石门村,建于清代,崇祀唐代名臣、书坛大家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自少志向高远,学业精进。自陈朝至唐代,一身而任四朝。唐太宗时,任虞世南为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后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故有虞永兴之称
黄池观音庙
黄池观音
2023-03-25
黄池观音位于长治市潞城区成家川办事处黄池村中,时代为清代。黄池观音为潞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观音边界向外延伸,东、西、南、北各3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限各向外延伸100米,黄池观音,黄池观音简介,黄池观音长治市潞城区黄池观音
东坦观音庙
东坦观音
2023-08-24
东坦观音位于嘉祥县纸坊镇东坦佛山村,年代为古建筑,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12月26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济宁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坦观音,东坦观音简介,东坦观音济宁市嘉祥县东坦观音旅游指南
下桥窝子王爷庙
下桥窝子王爷
2023-09-14
下桥窝子王爷位于叙永县叙永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主体墙外5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下桥窝子王爷,下桥窝子王爷简介,下桥窝子王爷泸州市叙永县下桥窝子王爷旅游指南
高井庙森林公园
高井森林公园
2023-07-31
高井森林公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国绿茶之乡——郎溪县城东南方,距县城10公里,面积近2万亩,周围与南丰、十字及国营十字铺茶场为邻,此地因有一古井和古庙而得名。古井水质清冽,水位高,天旱不退,为当地一大奇观;古庙三间,建于康熙年间,1972年拆除,现存遗址
苗塚遗址
苗塚遗址
2023-08-30
苗塚遗址,位于西平县环城乡李庄杜村东北1500米处,西距京广铁路2000米,北距淤泥河1100米,海拔高度为56米。从遗址上部地表所采集的文化遗物看,有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战国、汉代时期的生活器具残片和建筑材料残块
增福庙
增福
2023-08-22
沿泰山中天门拾级而上不远,便见北朝南的增福。该规模虽不阔大,但因内祀福禄寿禧之神、香火甚旺。泰安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零下2.6℃。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
郑州奶奶庙
郑州奶奶
2023-11-09
据历史资料记载:每年正月初一和十六,周围方圆百里成千上万百姓前往奶奶上香祭拜。奶奶,相传是为纪念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一位皇后所建。楚庄王征服中原时,曾娶一位美貌善良的姑娘为妻,并立为皇后
防城港观音庙
防城港观音
2023-09-02
观音观音原各名灵峰古寺现名水月庵。系当地防城港市防城区城郊外的旅游景点和宗教文物保护单位,距首府南宁147公里从南北高速公路直达景区仅需一个多小时。距离防城港市20公里,距离南防高速公路5公里,距离防城中心市区2公里,总占地面积30亩
稷山三义庙
稷山三义
2023-03-26
稷山县西位村三义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其位于西位村北,三义坐北朝南,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现存古建献台、献殿、钟鼓楼和正殿。正殿五间,东西宽16.5米,南北长6米,高12米。属五檩四椽二架梁,五脊六兽砖木结构
玉皇后土庙
玉皇后土
2023-10-01
玉皇后土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七约15公里大池埝镇西原村。庙殿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元年(1465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均有重修。原供玉皇大帝,现神像无存。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正殿、戏台。共有建筑9座46间
唐家三庙
唐家三
2023-06-26
唐家三(含圣堂、文武帝殿、金花)位于唐家湾镇唐家村大同路西北面,由圣堂、文武帝殿、金花并列组成,故称唐家三。它是珠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宇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珠海地方史和民俗史等方面的珍贵实体资料
五里桥杨岗遗址
五里桥杨岗遗址
2023-05-29
杨岗遗址位于西峡县五里桥镇杨岗村。面积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地表散存大量遗迹遗物,是一处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五里桥杨岗遗址,五里桥杨岗遗址简介,五里桥杨岗遗址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杨岗遗址旅游指
南康三婆庙
南康三婆
2023-04-29
南康三婆三婆又称冼太庙,是北海市南康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康三婆位于铁山港区南康镇南康街前进路,三婆占地68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源渊远,多次变迁,1993年重建,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凉马台遗址
凉马台遗址
2023-04-06
凉马台遗址位于淇县城南6.5公里的十三里堡村北台地上。南北长116米,东西宽106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高出地面3.5米,文化层厚达5.5米。该遗址发现于1956年,初步认为是一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1982年又发现有仰韶、商、周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