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兰州到敦煌怎么去 西北的七大必去美景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兰州砂锅
2024-01-04
兰州砂锅:兰州砂锅:产品坚固耐用,不炸、不裂、不漏,煮饭、烹肉、作菜、煎药均能保持原色、原味。尤宜烹制砂锅丸子、砂锅豆腐、酸菜火锅等地方佳肴。
兰州蜜桃
2024-01-04
兰州蜜桃:甘肃是桃的故乡,已有3000多年的产桃历史。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个品种,而以兰州蜜桃最优。兰州有六月桃、朱砂简桃、平顶离核桃、半水不旱桃、迟水桃、蟠桃、黄肉桃、东方红桃、白粉桃、肥城桃、花桃等184个品种,产于安宁区7100多亩的桃林,以迟水桃和白
敦煌工艺蜡染
2024-01-03
敦煌工艺蜡染:90年代以来,敦煌引进云贵地区的蜡染工艺手法,将莫高窟藻井、卷草图案及佛陀、菩萨、飞天,伎乐等形象加工成衣料、壁挂,帘巾、信插等。蜡染独具的冰裂纹理很适合表现壁画斑剥蚀落的韵味,一经问世,即受到中外宾客的欢迎。敦煌书画院独立设计、加工的产品.简洁
兰州烤全羊
2024-01-04
兰州烤全羊:甘肃古为周人发祥地之一。远在周代,烤全羊即为八珍之一,相沿至今,久胜不衰,兰州挂炉烤全羊更是声播中外,遐迩闻名。兰州烤全羊选用约15斤重的当年羔羊,用60℃温开水浇洗,刮净羊毛,再投入80℃水中烫洗净,外皮擦以白酱油,腹腔内抹花椒、胡椒水,然后用铁
敦煌夜光杯
2024-01-03
敦煌夜光杯:夜光杯是用从祁连山中采来的玉石雕琢而成的,之所以成为夜光杯是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下它会发出淡淡的光。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瀚的这句诗一语道破天机,所谓红粉配佳人,宝剑赠英雄,葡萄美酒当然要用夜光杯来品尝了!
兰州麻辣烫
2024-01-04
兰州麻辣烫:在工大上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坡下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常年在那儿支个小摊卖麻辣烫。她做的麻辣烫口味浓香,麻辣可口,串还大,一盘麻辣粉就是我们这些馋嘴女生的一餐了。基本上一个星期我们去吃两三回,我每次去都要土豆片,生菜,血块,菜花,再加一盘细粉或宽粉,吃
敦煌水晶眼镜
2024-01-03
敦煌水晶眼镜:产地:敦煌特点:选用阿尔金山结晶完好的透明天然石英晶体为原料,精工研磨,戴上这种眼镜,即使是三伏酷暑,人的眼睛也会感到凉爽润湿,老年人特别喜欢
兰州炒面片
2023-12-08
兰州炒面片:兰州炒面片是兰州特色小吃之一,属清真菜系,包括炒面条(即炒拉条)和炒面片,通常口感麻爽、微辣,配以凉拌牛腱子肉和面汤,令人回味无穷。炒面片是兰州本地较为流行的一大美味面食。面片是兰州很具有平民性的小吃,在兰州普通家里和街头都可吃到。面片的关键在于揉
兰州黑瓜子
2024-01-04
兰州黑瓜子:黑瓜子兰州黑瓜子被誉为兰州大片,是兰州著名的特产,以其片大、皮薄、板平、口松、肉厚、乌黑发亮、味香隽永、品质优异等特点而著称,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曾获1983年国家外贸部颁发的黑瓜籽生产出口产品荣誉证书。
西北大菜
2024-01-03
西北大菜:香饭现叫西北大菜。张掖谚语云:唱戏凭的腔,筵席看香饭。据说香饭是在清康熙年间宫廷名宴中的首一道菜。这道名菜,是用猪和羊的肝肺剁成碎未,把葱蒜未掺进去,拌匀,加调料、食盐,并用面粉和成面团,再搓成圆条,用油炸熟,叫卷肝子。再将卷肝子切成圆片,拼码在碗内
敦煌杂割
2024-01-03
敦煌杂割:牛杂割是西北穆斯林的一种传统的早餐食品。牛羊杂割,据考证在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有关于穆斯林做杂割的记载。河州人制作杂割方法很精致,具有特殊风味,受到人们的好评。选用的杂割,必须是当天宰的牛的头、蹄、肚和心肺等,隔了夜的就不易洗净。洗杂割要用流水,经
兰州苦水玫瑰
2024-01-04
兰州苦水玫瑰:兰州人栽培玫瑰历史悠久,清乾隆《甘肃通志》就载: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县苦水乡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苦水玫瑰又名刺玫花,为兰州市的市花。玫瑰属蔷薇科落叶灌木,茎高有剌,花大,呈紫红色,枝叶茂盛,花朵繁多,花瓣肥硕,色泽鲜艳,香气浓郁。乾隆时兰州
兰州泡馍
2024-01-04
兰州泡馍:兰州与西安的羊肉泡馍是大不相同的。兰州的羊肉泡馍是将煮好的羊肉切成大片,放上粉丝,蒜苗、香菜,浇上羊汤,即可食用,原汁原味。还有馍,西安是死面(没有发酵的面)饼,而兰州的是当地一种发面饼,保持了面粉的原始香味,任何佐料不放时都很可口。做法也不一样,西
敦煌味道草原羊
2024-01-03
敦煌味道草原羊:敦煌味道草原羊:敦煌往南海拔升高,就是祁连山以北的草原,这里有肃北草原和阿克塞草原。有草原就有肥美的牛羊马匹,这当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草原羊肉。敦煌有烤羊肉,烤羊肉又分烤全羊、烤羊排、烤羊头、烤羊腿、烤羊腰、烤羊蹄、烤肉串。还有焖羊肉,分为红焖羊肉
敦煌黄面
2024-01-03
敦煌黄面:敦煌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只见拉面师傅双手舞动着一块淡黄色的面团,时而抻拉成长条状,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象变戏法一样,将一团足有七、八斤重的面团拉成一把细粉丝样的面条。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