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兴国寺大殿 相关信息共 7500
阳曲兴国寺
阳曲兴国
2023-05-12
兴国位于阳曲县泥屯镇东青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32平方米。1996年阳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孔蓝琉璃剪边。梁架结构为五檩无廊式构架
井陉兴国寺
井陉兴国
2023-05-11
兴国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王舍,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孝文帝在太和年间迁都洛阳,经过此地见一奇石,下旨落驾歇营,观此地前有坨案,清泉,河溪,杨柳荻青,后有大岸孔雀古柏(而后板现齐文)灵气大显,真成圣地
安国兴国寺
安国兴国
2023-07-02
兴国,曾用名太中山三教庵,位于河北省安国市南三公里处的东长仕村正中。该寺始建於西汉宣帝年间,初名玉皇庙。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作战时,为王莽军所迫,刘秀和安国药王邳彤曾此庙避难,祈祷神灵护佑,后光武中兴刘秀登基,扩建此庙,一时遐迩闻名,香火极盛
兴国寺遗址
兴国遗址
2023-07-04
丈八佛造像位于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北兴国遗址上,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为一青石立式圆雕造像,通高7.1米、像高5.6米。高肉髻、方面、大耳
高唐兴国寺古塔
高唐兴国古塔
2023-11-12
兴国古塔又称菩萨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7公里梁村街东。始建年代无考,传为兴国寺僧和当地居民共同筹资兴建,明清时曾维修。塔为青砖砌筑,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共13级(存11级),高37.5米。基座为正八边形,周长22.8米,面积33平方米
华林寺大殿
华林大殿
2023-11-14
华林大殿坐落于福州市区北部的屏山南麓。华林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当时北方地区已经被北宋王朝统一,而吴越国王钱氏还割据福州,福州郡守钱氏的臣下鲍樇让在此建,初名越山(屏山)吉祥禅院。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赐额改名为华林
白鹤寺大殿
白鹤大殿
2023-04-02
白鹤大殿位于乐清市乐清中学校内。东晋永和三年(347)张荐(文君)捐建。北宋景祐二年(1035),寺僧上京请得温州最早一部藏经。宣和三年(1121)五月,永嘉俞道安响应方腊起义,攻占乐清县城,驻兵此达两月之久
普渡寺大殿
普渡大殿
2023-12-03
普渡大殿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内普渡前巷,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庆宫一部分,清初为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进京后的住所,称为旧睿亲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改建成玛哈噶喇庙,1776年,乾隆将该寺赐名普渡,另还有一处睿亲王府在外交部街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兴国寺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兴国
2023-08-03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兴国位于沙县凤岗街道办事处东山村西部兴国内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的率领下,历时半个月之久,攻克了沙县县城。1月25日,红军东方军司令部设在沙县兴国大殿为作战指挥厅,彭德怀、杨尚昆等住在左右厢房
马祖寺大殿
马祖大殿
2023-04-13
马祖大殿位于都江堰市,年代为清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东、南、西、北四周分别外延10米;保护范围外四周延伸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宝严寺大殿
宝严大殿
2023-10-29
宝严大殿位于福建省邵武市新建路6号。大殿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始名兴会。五代梁龙德元年(921年)易名再兴。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宝严。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和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两度重修
豫龙兴国寺
豫龙兴国
2023-10-22
荥阳市东10公里豫龙镇有个兴国边有个村,村以定名。据《荥阳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据传,当时佛教盛行,洛阳白马寺的慧悟禅师到各地云游,来到豫龙镇,见此处北枕檀山,南临须水源,且有五条河汊蜿蜒伸向这里,状似五条巨龙
花林寺大殿
花林大殿
2023-09-16
花林大殿,位于四川省盐亭县富驿镇火星村,始建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中文名:花林大殿地理位置:四川省盐亭县富驿镇火星村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804223225批准单位:国务院始建时间:1311年(元至大四年)
罗汉寺大殿
罗汉大殿
2023-11-16
罗汉大殿(原名罗汉院),坐落在福建省松溪县松溪河畔溪堀湖龙鼻岩左侧。始建于五代十国闽龙启二年(934年),由唐尚书孟仁择兴建,共有面积288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园林面积440米,由外至里共建三殿
西方寺大殿
西方大殿
2023-05-04
西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驼岭巷18号。唐永贞元年(805年)始建,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后屡有修葺。咸丰三年(1853年)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相继复建。现存大殿,歇山重檐,楠木结构,通面阔三间,梁枋有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