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内江隆昌古湖 相关信息共 7500
古宇湖景区
景区
2023-02-28
内江景区位于内江市东隆昌县境内,距县城2公里。风景区包括鹅洞飞瀑、牌坊群、云峰关、云顶寨、云顶场、圣灯山及等。水面5平方公里,储量为5600万立方米,环湖周长32公里。湖面宽阔,水质清亮,中有大小岛屿6个
隆昌麻鸭
隆昌麻鸭
2023-12-02
隆昌麻鸭:走在山间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充满稻草味的炊烟袅袅升起,成群的鸭子在水塘嬉戏,翅膀欢快地拍打着水面……这是四川省隆昌县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这里的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而是远近闻名的隆昌麻鸭。隆昌麻鸭具有瘦肉率高、胆固醇低、肉味鲜美、脂肪酸含量低等优点,
隆昌豆花饭
隆昌豆花饭
2023-12-02
隆昌豆花饭:隆昌豆花饭,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是嫩豆花、豆花蘸水、大米饭配合食用的豆制品中经过简单加工的一种食品,因其鲜嫩可口而流传广、影响大,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据说隆昌的豆花饭源自富顺豆花,基本上都是胆水点的,豆花烧在锅里不压,
内江公园
内江公园
2023-11-21
内江公园位于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原系果园苗圃,1983年改建,1984年10月1日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55公顷。内江公园园艺布局仿古园林,设双重园门,分内外两院,外院皂瓦白墙,方砖地坪,花窗宫灯,置山石盆景,内院芭蕉丛生,纤枝满墙,经内院月洞门,豁然开朗
隆昌夜月
隆昌夜月
2023-11-05
隆昌系一佛寺,位于县城西9公里处奉正塬南侧突兀之处,背靠丘山,面临平原,地势高仰,林木簇拥。内有崇塔一座,霜月浮空,光凝台宇,瑞烟笼宝殿,花影照禅房,一派清幽之景。清人丁应松《隆昌夜月》诗云:苍苍林木护隆昌,塔涌香花现妙庄
隆昌豆杆
隆昌豆杆
2023-12-02
隆昌豆杆:隆昌豆杆是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的特产。豆杆选用饱满、光亮无杂色的优质隆昌冬大豆为主要原料,其产品油润光亮,颜色浅黄,色泽一致,杆条均匀,组织紧密。隆昌豆杆历史悠久,具有独特工艺,鲜明的地域特色,是隆昌县传统名优特产。豆杆选用饱满、光亮无杂色的优质隆昌
内江蜜饯
内江蜜饯
2023-12-03
内江蜜饯:内江蜜饯:又名煮货,有40余个品种,60多个花色。成品形态多样,味道各异,保糖保汁,滋润化渣,香甜可口,入口生津。红桔、金钱桔蜜饯,形圆体扁,边成菊瓣,色似琥珀,味含桔香,具止咳、化痰、疗脾、开胃之功效;樱桃蜜饯,小巧玲珑,形如珍珠,色似玛瑙,醇甜可
隆昌寺遗址
隆昌寺遗址
2023-11-05
隆昌寺遗址位于县城西约9公里姬家乡毗沙村西南麓。此处原为秦汉泾河官渡,有驿楼。据载西汉平诸吕之乱后,汉文帝由代至长安称帝,居此地4日,差人赴中渭桥观变。该寺建于金代。宋太宗敕赐名隆昌寺,有塔突兀,佛事活动长盛不衰。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时毁于战火
内江周萝卜
内江周萝卜
2023-12-02
内江周萝卜:内江周萝卜,是四川省内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集麻、辣、香、甜、脆于一体,色泽美观、风味独特,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内江周萝卜是四川省内江威宝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航空食品之一,是居家旅游的佐餐及馈赠佳品。该品以威远县镇西镇李家坳圆白嫩
隆昌土陶
隆昌土陶
2023-12-02
隆昌土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隆昌土陶,已有几百年历史。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隆昌土陶以其特有的风韵独领1。隆昌土陶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隆昌县现辖行政区域。一、主要原料陶泥产自隆昌县石燕桥镇、李市镇、山川镇、渔箭镇,龙市镇、云顶镇、胡家镇等。陶泥化学成分如
内江王家祠堂
内江王家祠堂
2023-09-07
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建筑面积990平方米,由山门、正厅、戏台、左右厅、东西厢房、青石院坝组成。四川内江王家祠堂山门为六柱五间四滴水式门罩建筑,上书王氏祠
内江三元塔
内江三元塔
2023-09-15
一座汉安古城(内江)不能没有塔,因而三元塔倒毁后,即有修筑高寺塔之举。清嘉庆十年(1805)重修三元塔,据《内江县志》戴:十里绅士罗良存、邹彦藻、陈资望、刘忠元等,复呈请邑令顾文曜捐资
内江东林寺
内江东林寺
2023-09-15
并与西林寺共为旧时内江二林晚眺胜境之一。东林寺始建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名曰东津寺,后更名为东林寺
隆昌糍粑
隆昌糍粑
2023-12-03
隆昌糍粑:糍粑,是当地人用当地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止,民间俗称打糍。然后装进盆里,加香油点润,用手搓成块,搓成丸,放进装有炒熟磨细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碗中滚过沾满后即可食
内江圣水寺
内江圣水寺
2023-11-05
内江圣水寺简介座落于四川内江市城郊的圣水寺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如今是内江市佛教协会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