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冈仁波齐转山 在朝圣的路上幸福前行 相关景点共 7500
陆小波故居及墓
陆小故居及墓
2023-03-24
陆小故居位于市区打索街68号。故居为清代传统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共四进,沿中轴线排列,最北附生活厢房。一、二进为平房,第一进东为大门。第二进门上为八仙上寿磨砖雕花图案,较为精致。第三进设有卷棚,为对合大厅,天井内有过廊式半亭
马仁奇峰森林旅游区
奇峰森林旅游区
2023-02-24
奇峰森林旅游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地处长江南岸繁昌、铜陵、南陵三县交界处,居皖南旅游带中部,素有皖南门户之称,峰石俊秀,林木森森,是八百里皖江风情画廊中一幅美妙山水佳作
黄泥山
黄泥
2023-07-19
黄泥,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狼、剑、军、黄泥和马鞍山)之一。介绍东建有狮踞亭,是观日出、听涛声好去处。龙爪岩黄泥最西部,多半浸于江水中,那嶙峋黑褐、凸凹不平脊石,如龙爪伸进江中,故名。岩头还建有全国第一座风力发电航标灯
金齐国王完颜晏墓
国王完颜晏墓
2023-05-10
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身份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国王银质铭牌。格内四壁有织金丝织品帷幔,为夫妻合葬,男性为老年,胡须尚存,女性为中年
雄色寺
雄色寺
2023-05-07
雄色寺红教古刹雄色寺,坐落在拉萨河南岸束妻半坡上,环境清雅,灌木环绕,林中栖息着飞禽走兽。该寺建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为全县最大红教尼姑寺。雄色寺十八世纪被准噶尔蒙古人摧毁,后由吉尊重建了该寺。说到这个吉尊,她是西史上传奇人物
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
王涌等三十二烈士陵
2023-09-24
王涌等三十二烈士陵园位于息烽县温泉镇南侧新场坪三宝山,陵园于2005年建成,占地6850平方米,由32级石梯(喻32名烈士)、19.5米高烈士纪念碑(喻烈士牺牲时间为1950年)和烈士墓三部分组成,是息烽县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森格藏布
森格藏布
2023-04-17
森格藏布,系印度河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
格姆女神山
格姆女神
2023-10-17
格姆女神格姆女神山海拔3754.7米,是泸沽湖四周最高山峰。从达祖纳西村后古道,经柏香林,可到顶端女神庙、女神洞。摩梭神话传说中,此是格姆女神化身。泸沽湖形如半月,只有登临女神才可窥见泸沽湖全景。节期间,摩梭人都要上女神祭祀女神
广仁王庙(五龙庙)
广王庙(五龙庙)
2023-07-10
广王庙(第五批国保)时代:唐地址:芮城县城北4公里中龙泉村北侧因庙前有五龙泉,庙内奉水神,封号广王,当地乡人尊称五龙王,故庙名又称五龙庙。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正殿为唐太和五年(833年)遗构,是国内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殿前乐楼为清代重建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2023-11-20
宣帝萧承之永安陵,位于丹阳市胡桥乡北之狮子湾。萧承之系高帝萧道成之父,卒于刘宋元嘉二十四年(447)。高帝萧道成即位,更年号为建元,于建元元年(479),追尊其父为宣皇帝,陵曰永安,陵墓南向,已平。前存石兽一对,东为天禄,保存完好
狮泉河
狮泉河
2023-09-30
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
卓玛拉山口
卓玛拉山口
2023-04-17
海拔5630米卓玛拉山口,从山顶俯瞰下去,是碧绿如玉托吉错,意为慈悲湖。下卓玛拉山口路是一段几近垂直下坡,长且陡,下山需要注意安全。地址: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一座山口类型:雪山冰川徒步游玩时间:建议1天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仁兴街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
兴街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
2023-04-09
兴街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位于越秀区大塘街道东皋大道兴街5、7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文物本体建筑外缘外延5米
阊江双桥(平政、仁济)
阊江双桥(平政、济)
2023-07-31
阊江双桥(平政、济)位于祁门县祁山镇,时代为明清。阊江双桥为祁门县平政桥和济桥合称。位于祁门县城东阊江之上,上桥名平政,长78米;下桥称济,长79.4米。两桥各宽7米,均为五孔,全用紫砂石砌成,两端各有石阶上下
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五台山广寺(十方堂)
2023-07-06
五台山十方堂又称广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内。坐北朝南,东西长57米,南北宽101米,占地面积5757平方米。据寺内石碣记载,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予以维修,除斋堂、居士楼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清代遗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