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冬雪后的御道口草原在最好的时节遇见最美的风景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黄尖笋
2023-09-18
黄尖竹多丛生,清明时节破土而出。采挖标准长25厘米,其中18~20厘米是埋在土里的部分,呈黄色,出土部分为青绿色。多腐殖质的松土地带出生的,笋质最好。黄尖笋不必预煮去汁,而像一般蔬菜一样要即时烹调处理
宁古塔年猪菜
2023-06-20
宁古塔年猪菜:虽然杀猪菜的起源无从考证,但满族先民喜食猪肉却无可辩驳。有学者称满族的先民为善于养猪的民族,更有文献记载挹娄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其身,以御风寒。而满族的发祥地宁古塔,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地方特产,都为宁古塔年猪菜的形成和发展奠
二仙居碗坨
2023-08-07
《广群芳谱》曰:‘北人日用以供常时,农人以为御冬之具。这足见当时北方及承德一带农人是以荞麦做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宋代诗人陆游还曾有荞麦漫漫连山路,豆荚离离映版扉诗句,极言荞麦之盛。用荞麦面制的碗坨,是承德
铁佛无仔西瓜
2023-09-13
铁佛无仔西瓜:铁佛镇种植优质西瓜并作为一项产业已有10年的历史,发起地是该镇道口村。道口村当年从宿州市西瓜协会引种无籽西瓜,两年后就声名远扬。2005年进行品种更新,改种湖南、河南等地的洞庭一号、洞庭三号、郑抗五号等优质品牌西瓜。新品种品质优良,迅速打进湖南、
扬中刀鱼
2023-06-25
扬中刀鱼:扬中刀鱼是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的特产。刀鱼鳞片小,可食,刺多细软,肉味鲜美,是长江三鲜之一。烹制方法:清蒸、煎、红烧均可。吃刀鱼最好的时节是清明前,刀鱼多刺,但在清明节前,刀鱼鱼刺绵软,几乎可以同鱼肉一起下肚。一过清明,鱼刺会变硬,肉质也会变粗。刀鱼种
血糯甜饭
2023-08-29
血糯甜饭:血糯甜饭血糯自古就是常熟盛产的红色名贵水稻品种,由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以强身健体,曾作为进贡朝廷的特优御米。常熟人用它制冬酿甜酒、做甜点等。血糯甜饭,也称炒血糯,是常熟名店王四酒家独创的特色品种。炒血糯呈紫红色,肥润盈口,营养丰富,为筵席名点。制作
溧阳乌米饭
2023-12-03
溧阳乌米饭:溧阳乌米饭是江苏常州溧阳特色美食小吃,在江苏常州,溧阳民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有吃乌饭的传统习俗。每当仲春时节,溧阳农家都会采摘乌饭草,用山泉水洗干净,然后用石臼捣烂,加温水细细搓揉,将叶渣滤去,放入雪白的糯米,从夜晚浸渍到天亮,雪白的糯米变成乌黑油亮
富溪野生茶油
2023-06-29
富溪野生茶油:一、茶油概述茶油是黄山有名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植物油,是茶树上油茶果提取而成,油茶果从开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整整一年,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山茶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话开时节。采摘时分山茶花已是盛开怒放。花果并存。同株共茂。乃
大仲村蓝印花布
2023-10-06
目前有印染作坊,而以苍山大仲村镇小吴宅的蓝印花布为最好。蓝印花布的颜料是靛蓝。它是从一种叫做蓝草的植物中提取的。物理性能稳定,色泽素雅。现在费县、莒南等地仍有种植。我国很早就有采蓝、制蓝的记载。《诗•小雅采绿》:
合山五色糯米饭
2023-11-20
合山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主要制作方法是:将浸泡后的糯米分成4份,其中3份分别倒入由可食植物枫叶、红蓝草、黄花
粘火勺
2023-08-17
粘火勺:每逢冬腊月农闲时节,忙碌一年的人们,为庆祝丰收的喜悦,都会烙制大量的粘火勺贮存食用,或走亲串友当做年货礼品相送。粘火勺的做法也不算费事,因其是粘食,故制作用料要选用粘玉米、粘大米和大黄米之类,用上述同样方法磨成水面,去掉杂质,即可备用烙制粘火勺了。其馅
少山红杏
2023-10-11
少山红杏:城阳夏庄少山的杏远近闻名。这里种植的果树以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少山共有杏园2000多亩,杏树近10万棵。少山的众多杏树品种中,最出名的是少山红。少山红是由草杏发展起来的。据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一户农家屋后长了一棵草杏,好几年也没人过问,直到有一年,
满洲里涮狗肉
2023-08-15
满洲里涮狗肉:满洲里的涮狗肉可算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狗肉含多种维生素,一年四季食用皆宜,冬食取暖,夏食消暑,并能舒筋活血,滋阴壮阳。狗肉也可凉拌、酱制。涮狗肉用的狗最好是选用吃粮食的,其肉不腥。杀狗方法采用绳子把狗吊起勒死,不用棒打或其他杀法,狗吊起后在
撒汤
2023-06-28
撒汤:撒(音)汤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
乡里腊味
2023-10-31
乡里腊味:湘潭,湘乡,韶山乡下都有薰制腊菜的习惯.制法一般是冬至后取鲜肉切成条块,用盐腌渍两三天,晾干,以糠壳,瘪谷,木屑,花生壳等烟火薰烤,成腊黄色即成.因以农历十二月(腊月)薰制的最好,故称冬腊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鲜肉油腻,许多人都喜欢吃,深受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