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 相关景点共 5132
交城永福寺
交城永福
2023-07-07
永福永福寺(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交城县城东阳渠村中心永福寺位于城东1.5公里阳渠村。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250余平方米,均为明清遗构。是我县平川创建较早、规制较大的佛教寺院
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
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
2023-09-13
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屏山县龙华镇小龙村,明清时期所建。石窟寺由摩崖造像一尊和石窟十三窟组成,整体坐西南向东北。摩崖造像位于整体西南一崖壁上,为一尊深浮雕佛教接引佛立像,袈裟螺髻,施接引印,通高30余米,现为世界第一高立佛,即八仙山大佛
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
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
2023-06-05
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的所在地为福建省思明区,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批号为35020009,具体地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万石植物园内。刻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首诗分别由抗倭将领施德政、李扬和徐为斌所题
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
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
2023-07-17
石棚山摩崖题名石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办事处石棚山上。石棚山上石刻很多,共有29处。有金代石刻新设山路记题刻、明代石刻廖世昭题刻、小九曲、王同高行清风题刻、清代石刻吴廷翰诗刻、王先谦题刻、师亮采题刻以及万花岩、锦岩、石曼卿读书处等无年款的题刻
虎头山永福寺
虎头山永福
2023-06-23
永福寺位于广东省饶平县汫洲镇虎头山南麓,闻一法师创建于宋朝,与海山隆福寺同一法源,即南华——灵山——隆福——永福一脉相承,故称瀛蓬双福。
易县永福寺
易县永福
2023-07-02
永福寺位于易县清西陵东部,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专为陵寝祭祀设置。永福寺坐北面南,依地势前低后高,层次分明。山门内依次有钟鼓二楼、前殿、牌坊、碑楼,碑文记述了永福寺兴建经过及用途。碑楼后的中殿为主殿,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两侧设有佛坛
无想寺摩崖石刻
无想寺摩崖石刻
2023-11-13
1981年在寺的遗址上发现石刻三处,一为凤泉,横书,其西南有石,石上竖刻丹鼎,其东面有石,上部凿平刻有汙尊铭。石刻为明代知县王从善所刻。
朱永福民居
永福民居
2023-07-26
永福民居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时代为清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11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朱永福民居,朱永福民居简介,朱永福民居金华市义乌市朱永福民居旅游指南
灵泉岩摩崖石刻
灵泉岩摩崖石刻
2023-06-24
灵泉岩摩崖石刻位于汕头市鮀浦镇蓬州村西约一公里处的山麓。岩由一巨大天然岩石(俗称僧帽石)覆盖而成,面积约64.4平方米,内可容数十人。灵泉岩何时建庙,未见方志记载。明成化九年僧周海撰并镌刻在岩外崖壁上的《灵泉岩记》可知明以前已有僧人在此建寺
平瑶岭摩崖石刻
平瑶岭摩崖石刻
2023-06-17
平瑶岭摩崖石刻位于连南县大坪乡军寮村老排上。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排瑶发起暴动,总兵郑芝龙奉命统率3万漳潮兵镇压,攻破里八洞、火烧坪、大掌、军寮等瑶排,焚烧殆尽。特令随军监纪董梅鼎刊平瑶岭三字,刻于悬崖石壁上,以记镇压众瑶事
刘志洲山石刻苑囿图
志洲山石刻苑囿图
2023-07-17
志洲山石刻苑囿图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锦屏镇岗咀村锦屏山东南端的志洲山东南坡小姐洞旁。山体为太古造山运动时形成,石质为混合花岗岩。中文名:志洲山石刻苑囿图别名:石鸡、石鹅地理位置:江苏连云港市海州锦屏镇岗北部高:1.6米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
2023-08-01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国家四A级风景区花亭湖畔。西风禅寺,原名狮子庵,因其左侧有一天然古洞,洞口朝西,洞纳西风,又名西风洞。据《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十九记载,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来舒州太湖西风洞坐禅弘法,故西风洞又称五祖洞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
2023-06-05
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位于思明区鼓新路57号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清代。保护范围:摩崖石刻所在岩体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西樵山摩崖石刻
西樵山摩崖石刻
2023-06-25
西樵山摩崖石刻位于南海市西樵山。共140多题,主要分布在翠岩、九龙岩、金鼠埌、白云洞等处。字体有隶、篆、楷、草、行等;年代由明清至当代,作者有官宦、隐逸、大学问家和乡贤;内容有记迹抒怀,有警世之作,而更多的是歌咏西樵山的风光旖旎、秀色可人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
2023-12-02
温泉村边的显龙山最高处上,有一块巨大的黑灰色石壁,上面刻写着水流云在四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京西最大的摩崖石刻。水流云在每个字有4平方米大,巍巍壮观,气势磅礴。下面有题注为:英敛之偕内子淑仲小儿,千里游此,偶取杜句寄意,时宣统退位之次年正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