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包树红军井 相关信息共 6396
红军洞旧址
红军洞旧址
2023-11-19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采取北和南剿政策,对闽浙赣皖四省边区发动全面进攻,妄图消灭四省红军游击队,并对浙南革命根据地实行重点围剿。在大峃、珊溪等地控制交通要道和重要路口,派重兵分别驻扎在下垟、南田、西坑、雅梅一带
湖头芋包
湖头芋
2023-09-19
湖头芋:安溪特色小吃湖头芋包皮由白米和芋头按适当的比例做成。制作时先将芋头磨烂,拌上白米浆,加入硼砂、五香粉和盐等调味品,用勺子将浆舀进蒸笼里作底,放上馅(一般用肉、葱头、炒花生等调制而成),再用浆覆盖上面,文火蒸熟。
竹树脚“贺家大院”
脚“贺家大院”
2023-10-24
脚贺家大院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竹脚贺家大院。大革命时期,中共临武地下党、肖克将军在临武活动和进行革命宣传的阵地贺家大院位于汾市镇南岸竹脚村。贺家大院由十余栋单体或联体组合的建筑群,建筑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清末时期兴建
八井子观光农业园
子观光农业园
2023-07-15
子观光农业园位于大同区八子乡永合村。2006年5月份开工,同年7月,第一批游客正式进入采摘园。近几年来,八子乡更是依托农业基础,发挥产业优势,配套园区功能,搭建互动平台,打造了品味乡村之旅这一品牌,在游、吃、购、娱等配套上狠下工夫
盘江镇“红军桥”
盘江镇“红军桥”
2023-09-08
盘江镇红军桥为盘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4月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经过的盘江镇红军桥。盘江镇红军桥位于盘州市盘江镇机关居委会。1935年4月19日,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奉军委电令,完成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南渡乌江的任务后,在何长工、罗炳辉、王首道等同志率领下
降虎红军墓
降虎红军
2023-06-03
降虎红军墓位于宦溪镇降虎村。1934年7月,由红军等七军团6000余人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和中央代表曾洪易的领导下,由瑞金出发,于8月7日抵达福州。是日半夜11时,向福州发起进攻受挫,9日凌晨撤出战斗
学字井东南遗址
学字东南遗址
2023-05-26
学字东南遗址位于松原市乾安县所字乡所字村,类别为古遗址。学字东南遗址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味生煎包
风味生煎
2023-07-13
风味生煎:典故源自上海灌汤包,经小摊、夜市发展为具有台湾风味的小吃。风味一般分两种口味。鲜肉口味大多以猪后腿肉拌高丽菜做成馅;另一种为纯粹的蔬菜口味,以高丽菜和韭菜做馅,以粉丝辅助。包身松软,吃时有鲜汁流出。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
2023-04-04
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观音阁位于泰宁县杉城镇水南村金富街罗汉寺内。1933年8月18日,红军东方军自连城北上进驻泰宁期间,准备实施第二阶段作战计划。红军东方军司令部就设在泰宁城区金富街的罗汉寺内
薛湖牛肉水煎包
薛湖牛肉水煎
2023-07-14
薛湖牛肉水煎:永城特产薛湖牛肉水煎始于北宋年间,永城薛湖集有一人在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皇宫主厨,一次皇后寿诞,宴请群臣,厨师曾献上家乡煎及豆粥,群臣尽食一空,宋王大喜,予以重赏,御赐特封为二品包子。从此薛湖煎与开封小笼包并驾齐驱,各州、府、县流传盛
陈井馓子
馓子
2023-09-30
馓子:陈馓子山东高唐县三十里铺乡陈井村自清代以来就开始创作馓子,食时酥脆香咸,油而不腻,物美价廉。陈井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家从事馓子制作,其历史悠久,技能超群。主要用料为精细麦面和芝麻香油。以白面10斤,净水8斤,精盐半斤,和成软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块
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2023-06-07
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石首市东升镇焦山河移民建镇街。1930年11月,洪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迁至此地,更名为湘鄂西赤色军政班干部学校,刘鸣先任校长。为主力红军和各县赤卫队培训900多名军政干部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
2023-09-22
遵义会议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红军四渡赤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榆树井三元道观
榆树三元道观
2023-10-05
榆树三元道观榆树三元道观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2公里处,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它因生长在新石器时代冶炼场中一棵神奇的老榆树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西征,巡视肩水金关时,折榆树条为马鞭,将军下马以泉水洗面,随手便将榆树条插在泉边
马井手工挂面
手工挂面
2023-12-02
手工挂面:民国时期,马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