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北京十渡有什么好玩的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北京烤鸭
2023-12-01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既是名菜又是小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的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烤鸭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
七宝老酒
2023-06-23
七宝老酒:位于上海西南近郊七宝古镇上,有一条南北贯通的明清老街,两旁都是朱红排门的老商铺。酒肆、茶馆内都是老式的八仙桌、长条凳、长嘴铜壶、方头竹筷。老上海都知道的七宝著名小吃有方糕、老酒和糟肉等,它们被放满了铺面柜头。而其他新出来的北京糖葫芦、老街汤团也都不错
豌豆黄
2023-12-03
豌豆黄: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糕点。豌豆黄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浅黄色,味道香甜,清凉爽口。豌豆黄因慈禧喜食而出名,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成,与芸豆糕、小
牛羊肉系列产品
2024-01-12
牛羊肉系列产品:该产品全部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乌珠穆沁肥尾羊和草原红牛为原料,经过屠宰加工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味美、多汁、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等特点,富含有钙、铁、磷等矿物质及所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古有朝圣贡品,肉中人参之冠名。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北京、
佳县油枣
2023-12-29
朱家洼乡泥河沟村生长着1300多年前栽植的老枣树,至今仍冠盖如云,果实累累,被专家称为枣树王、活化石。北京同仁堂志有佳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2005年,佳县取得国家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
湄江茶
2023-12-13
创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为贵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销贵阳、遵义,也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为馈赠亲友,招待国际友人的礼品茶。特产文化:湄江茶是肩形高级绿茶,有40年历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设于湄潭境
海鲜烧麦
2023-10-11
海鲜烧麦:烧麦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烧麦也称稍麦,因其形如麦稍上绽开的麦花而得名。相传1738年,有一山西王老板在北京前门外开设了第一家烧麦馆,后乾隆皇帝私访到此品尝,对世间能有如此美味啧啧称奇,吃到兴头之余,提笔为其御书虎头牌匾,顿时烧麦馆名声大
大羊展家清真牛肉
2023-07-03
大羊展家清真牛肉:明朝正统元年(公元1346年),我县回族人从北京春树胡同南迁落户而来,因回族都有从事经商的习惯,几百年来,回民们一直由阿訇按照伊斯兰教屠宰法从事牛羊屠业。我县有悠久的养牛历史,是省鲁西黄牛繁殖基地,种群多,存栏量大。特别是鲁西黄牛,膘肥体壮,
曹庵草莓
2023-06-28
曹庵草莓:曹庵草莓是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曹庵镇的特产。曹庵草莓是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并已注册曹庵牌商标。每年从12月上旬上市到下午5月,上市期达半年,产品畅销省内外,巳成为城市居民馈赠亲友的时尚礼品。产品远销北京、山东、河南、上海等地。曹庵盛产草莓.有中国草莓
邢营臭豆腐
2023-06-12
邢营臭豆腐:邢营臭豆腐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的特产。香河臭豆腐一经制出便是精品,很快销往北京、天津等地,流传百余年,至今畅销不衰。据说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有邢营村名叫邢玉坤的人去京师学艺,辗转学到了宫廷京方(即臭豆腐)制作秘方。回乡后办起了香河县第一家臭豆腐作
旺儿汤
2023-12-03
新鲜的鸡血搁锅里一煮,也不知老板用了什么手脚,就煮成了一锅美味的旺儿汤。旺儿汤有五香、麻辣之分,和凉拌鸡一起下饭,味道极好。和很多好吃的地方一样,罗小娃的白宰鸡和旺儿汤也是只卖上午,过了点儿就吃
蛇咬鸡
2023-11-18
蛇咬鸡:蛇咬鸡江南西路紫山大街的天龙美食,有全市独家的蛇咬鸡,让广州人见识什么是越刺激越过瘾。这里一个蛇焖鸡煲要110元,如果只吃被蛇咬的鸡煲则70元便可。一个蛇咬鸡煲份量很足,四五个人围着一起吃也没有问题。蛇咬鸡煲上桌的时候汁液不仅香也浓稠,这时再焖煮加热1
镇雄五加皮酒
2023-12-21
镇雄五加皮酒: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镇雄县芒部镇生产的五加皮,素以气味芳香、质地优异著称。在元、明两代,是中央指名要的进贡品。至清朝及民国年间,芒部五加皮产品,誉满滇川黔边区各地。亦深得昆明、北京二地上层人士的好评。那时,凡镇雄藉在北京、昆明供
芥末墩儿
2023-06-09
芥末墩儿:北京特产—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
茶汤
2023-06-09
茶汤:茶汤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老北京讲究喝前门外的聚元斋和天桥的茶汤李。1997年12月北京天桥茶汤李饮食店制作的茶汤,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