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北京密云天门山风景区介绍 相关景点共 6888
密云国际游乐园
密云国际游乐园
2023-11-02
密云国际游乐园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城北7千米处。占地43万平方米,环境幽雅,极富野趣,其大型游乐项目有颤滚过山车、激流探险、摇摆转盘、高空自行车、轻型赛车、宇宙战士、光枪、环幕电影等,还有北京城区罕见的大型赛马场。可玩的项目极其之多,是充满刺激与满足的好地方。
旬阳天门山
旬阳天门山
2023-10-04
旬阳县天门山位于旬阳双河镇水洞村与关口镇大庙村交界处,距离县城大约95公里,属于南羊山系,相传为汉相张良辟谷南羊山常居之地,因山势相连造型奇特状若八卦,又称八卦山
天门山古村落
天门山古村落
2023-03-26
天门山古村落隶属于北镇市大市镇,地处北镇市北部,医巫闾山北脉,与义县相邻,距离北镇市区30公里。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分别为:华山、龙湾、老窝沟、四垄地、平房、柳条沟,全村共199户577人,幅员面积为21.5平方公里
天门山求儿洞
天门山求儿洞
2023-06-13
求儿洞,天门山十六洞天之一,民间传说送子观音在此显圣,虔心许愿,可求儿女。天门山求儿洞,为天门山十六洞天之一。《湖南永定县乡土志》书上有记载,民间传说更玄奇。相传,凡夫妻婚后多年不孕,都可以到这求儿洞去顶礼膜拜
密云博物馆
密云博物馆
2023-11-02
密云县博物馆位于北京风景秀丽的密云县郊野公园内,为社会科学类地志性综合博物馆,馆舍为原清代大公主府的建筑,博物馆现占地总面积2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
罗城天门山景区
罗城天门山景区
2023-09-04
天门山景区位于罗城县怀群镇西部的元蒙屯,离怀群镇约有三公里。天门山洞高百余米,宽三十米,气势恢宏奇秀,巧夺天工。岩壁光滑如磨,像是天斧神凿。远看天门,犹如一座拉开帷幕的舞台,又如一扇敞开的大门。清悠的剑江从天门下穿流而过,江水清澈见底,岸边浓荫的翠竹尽映江中
天门山通天大道
天门山通天大道
2023-06-14
通天大道是位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条盘山公路,蜿蜒逡巡于高山绝壁,是祈福朝圣天门的唯一通道。公路全长10.77公里,海拔落差近1100米,共有99个弯,其中180度的旋转急弯比比皆是,环环相扣,层层叠叠,犹如飘扬的玉带萦绕苍穹
密云龙泉寺戚继光诗碑
密云龙泉寺戚继光诗碑
2023-11-02
龙泉寺戚继光诗碑在密云县城东北2.5公里处,戚继光(15121587),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戍边时曾在密云石匣驻防,万历三年(1575年),他在游密云龙潭时,曾赋游龙潭七律一首,刻碑留龙泉寺中,戚继光是抗倭名将,当年正是他,保卫了中华大地的几十年安宁
北京鳞龙山自然风景区
北京鳞龙山自然风景区
2023-11-02
地址:北京怀柔区九渡河镇二道关村鳞龙山风景区位于北京怀柔黄花城境内,距北京66公里,距怀柔城区40公里。黄花城古镇暮云间黄花城自古就是长城军事重镇。这里关山重重,敌楼幢幢。峰高林密,溪涌路险
张家界天门山寺
张家界天门山
2023-06-14
天门山寺,位于天门山顶,始建于唐朝,占地2万余平方米,道家真武大帝玄帝祖曾坐镇于此,历经儒道佛三教,据载,自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至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历时163年,共修葺7次,是湘西佛教中心和湖南省境内海拔最高的佛教建筑群
海阳天门山唐王城景区
海阳天门山唐王城景区
2023-03-17
以山造势,以谷取景,以石林得趣的天门山·唐王城景区位于海阳市区北9公里,占地5.6平方公里,天门山地处胶东边陲,地理位置非常显要,历朝历代均为重视,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行军至此,安营扎寨,厉兵秣马,景区依托隋唐历史而建,因此得名为天门山·唐王城
天门山玻璃栈道
天门山玻璃栈道
2023-06-14
天门山玻璃栈道悬于天门山顶西线,是一处悬于峭壁之上的玻璃眺望台。·栈道全部用透明玻璃建成,可以看到脚下的万丈深谷,胆战心惊之余,可以感受凌空行走的快乐。·这条看着就让人腿软的玻璃栈道给人带来的刺激震撼感,可以与美国大峡谷玻璃走廊天空之路媲美
云峰山风景区
云峰山风景区
2023-03-16
目的地介绍位于北京密云县不老屯镇燕落村北3公里处,距密云县城60公里,古称朝卷山,海拔675米,属于集富丽风光、文物古迹及动人传说于一体的景区,登上山顶可远眺燕山明珠『密云水库』,一碧万顷、烟波浩淼,无尽的诗意
密云文庙
密云文庙
2023-11-02
正院前有牌楼式大门。分3个门,中间为棂星门,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门内有人工凿砌的泮池,池上建有两座并列的单孔小石桥(即密云县八景之一的三步两座桥)。东西各有厢房3间,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过泮池即戟门,戟门3间,即三门,另有东西角门各1个
密云番字牌石刻
密云番字牌石刻
2023-11-02
番字牌石刻位于密云县城北部65公里的一座小孤山上,是密云县重点保护文物,在小山的南面石壁上刻有20多组文字,长期无人辨认,1987年经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专家们鉴定:石壁上的番字系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