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北京都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馆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东山京白梨
2023-06-10
东山京白梨:门头沟区军庄镇东山村是京白梨的原产地。东山村生产的京白梨,呈扁圆形,果皮黄白色,果肉乳白色,皮薄、肉厚、汁多、核小,酸甜适中,七个码起不倒,是北京郊区名优特产之一。自明代在北京建都,白梨一直是宫廷贡品,尤其是清代的慈禧太后,特别喜欢东山村的白梨。这
蜜饯果脯
2023-06-10
蜜饯果脯:北京特产蜜饯果脯是用果肉加糖煮制而成的,制品中含蜜汁多的称为蜜饯,不含蜜汁的称果脯。传说最早是明朝御膳房独家生产的,后来传入民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原来用蜂蜜加工,现在都使用糖来代替蜂蜜,但习惯上仍称为蜜饯果脯。曾于1913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门头沟纸皮核桃
2023-06-09
门头沟纸皮核桃:门头沟核桃是北京的土特产,这个区的271个村庄中,有268个村庄栽有核桃树。门头沟不仅核桃树多,核桃产量大,而且栽培核桃树的历史也很悠久,据记载大约已有1200多年。这里生产的核桃皮薄、仁满、个大,含脂率高达45%左右。从1964年开始出口后,
四川芦笋
2023-11-30
四川芦笋: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食用芦笋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因为它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对抗癌和抑癌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芦笋制品也开始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我市已有种植芦笋10多年的历史,不断
流亭复盛猪蹄
2023-10-11
流亭复盛猪蹄:流亭复盛牌猪蹄起源于1881年的复盛饭庄,是岛城老字号的地方特色名吃,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它秉承先人的独特技艺,历经周氏后人的改良完善。以诚信、创新、发展的理念,五代相传。猪蹄特选安全无疫区的优质带筋猪前蹄,在猪蹄的生长期及重量方面都有严格
回族馓子
2023-07-27
回族馓子: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俗语有点心香,月饼回乡馓子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一说。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14
舟山鱼皮饺子
2023-12-01
舟山鱼皮饺子:舟山鱼皮饺子是舟山一道著名的海鲜美食,也是舟山特色小吃,用新鲜鲶鱼去骨去刺片出的鲶鱼肉和虾仁、猪肉、香菇等做馅包出的鱼皮饺子,皮薄,味鲜,将饺子煮好捞至鸡汤中,吃的时候放紫菜、香菜、香油,一碗鲜美的鱼皮汤饺。来到舟山也一定要吃一下这边的鱼皮饺子,
都安山羊
2023-11-21
山羊已列入地方的畜产,当地少数民族凡婚、丧、嫁、娶等都有杀羊祭祀的风俗,饲养山羊历来就是当地群众生活必须用品和主要
明金牛排
2023-09-02
明金牛排:湖岭镇的明金牛排店是家20年老店,在瑞安乃至温州地区都有一定的名气。牛排就装在几口大锅中,一天到晚供着火,暗红色汤汁映衬着牛排,夹杂着几支红辣椒。食客们喜欢自己用长筷子在里面挑选,热气中夹杂着浓香,扑面而来,令人食欲大开。一盘牛排,一把花生,几瓶啤酒
滴道木耳
2023-08-19
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
宜都八月桂
2023-07-17
在住宅四旁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
大叶水芹
2023-07-02
中国为其原产地之一,在我国东南部水田、溪沟及阴湿的地方都有野生水芹生长,且很早就作为蔬菜栽培。目前,长江流域以南,尤以赣、皖、苏、浙、鄂等省栽培较多。乐平大叶水芹俗称芹菜,是广大农民长期栽培中分选提纯的一个地方
泸西油香
2023-12-18
泸西油香:泸西回族的传统美食——油香油香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凡是在泸西县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油香的做法以面粉加酵母,用温开水和好。发酵后的面用碱水中和后掺进鸡蛋等辅料,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
石门土家肥肠
2023-12-17
石门土家肥肠:石门肥肠是对湘西北的一道新近兴起的名菜,来源与北方的溜肥肠,结合当地土家人的做法而产生。目前,石门肥肠在整个湖南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名气,成了一道特色的湘菜,石门肥肠与津市牛肉粉以及酱板鸭一起成了常德市的美食旅游名片,来常德旅游想吃上正宗的石门
简帕
2023-12-16
简帕:简帕是佤族男女都喜欢的生活中不少缺少的物品,它既是一种装饰品又是友谊和爱情的信物。简帕一词为傣族语,意为挂包,通常称民族包。云南的傣、彝、哈尼、景颇、佤、傈僳等民族都有生产和使用筒帕的习惯和爱好。简帕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英的工艺美术品,对于佤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