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北厂漕仓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2023-09-09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拜什阿恰尔村东北约18公里。时代:唐宋时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名琼梯木是维吾尔语,意为大烽火台,此为唐代郁头州的谒者馆
东林观山寨遗址
东林观山寨遗址
2023-09-15
泸县东林观山寨遗址,位于百和镇东林观村,是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寨墙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宝山冶银遗址
宝山冶银遗址
2023-06-17
宝山冶银遗址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宝山。明正德年间在此冶银,后因成本高,含银量低而停产。采银矿洞呈水平圆台形,深约11米,洞口高7米,宽4米,洞的深处高、宽各2米,内分两层,有人工开凿痕迹。洞前的小水沟有大量人工堆积土,堆积中含冶炼过的银矿石。其时称此洞为银窑
灰地儿遗址
灰地儿遗址
2023-05-29
灰地儿遗址位于甘谷县新兴镇头甲村西北1公里。属马家窑文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1米,暴露有灰坑和白灰面居址。1959、1972年局部发掘,出土有平行带纹平底瓶、叶纹彩陶壶、同心圆纹白彩盆、泥质红陶素面钵、敛口碗、卷沿盆、侈口细颈瓶、罐、杯及泥质
万仞岗“姚关人”遗址
万仞岗“姚关人”遗址
2023-09-28
万仞岗姚关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万仞岗姚关人遗址万仞岗姚关人遗址位于姚关盆地北侧小汉庄村后万仞岗岩厦台地。包括万仞岗上、下两个岩厦,遗物分布面积500余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1987年9月下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从上个岩厦下出土姚关人头骨化石一具
灰堆坡遗址
灰堆坡遗址
2023-11-05
灰堆坡遗址属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位于通远镇灰堆坡村南。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米,暴露有灰坑、居住面和墓葬。地表陶片丰富,其陶质有泥质红、黑陶和夹砂红陶,饰绳纹、线纹、弦纹及鱼纹、三角纹、宽带纹。可辨盆、钵、罐、尖底瓶、葫芦瓶、陶锉等
康家岭遗址
康家岭遗址
2023-10-09
康家岭遗址位于宁县坳马乡康家岭村东。内涵分属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灰坑、房址、窖穴、灶坑和墓葬等。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素面敛口钵、线纹重唇口尖底瓶残片。另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划纹单耳、双耳罐等器物残片
青堆遗址及青陵台
青堆遗址及青陵台
2023-08-28
青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高出地面0.8米。遗址21504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和俑腿。1978年,又发现蚌镰、陶罐、陶瓮等;青陵台是位于封丘县城东北16公里留光乡青堆村东头有一土台,名青陵台
二道河子“人圈”遗址
二道河子“人圈”遗址
2023-03-22
二道河子人圈遗址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二道河子人圈遗址年代为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二道河子村。2008年10月20日二道河子人圈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窑路窑群遗址
大窑路窑群遗址
2023-05-20
大窑路窑群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为明朝至清朝的砖瓦窑遗址,原有108家砖瓦窑,分布在大运河东岸大窑路沿线和伯渎港南岸,长约1.5公里,是中国古代砖瓦的重要原产地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
2023-05-28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老街福星桥头。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紫花墩誓师起义。10日,卢德铭召集全体官兵和附近群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开誓师大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军民
保山汉庄汉晋建筑遗址
保山汉庄汉晋建筑遗址
2023-09-28
保山汉庄汉晋建筑遗址保山汉庄汉晋建筑遗址位于保山城南诸葛营东北侧,发现有14万平方米的城池遗址,并发现大量汉代砖瓦、铜钱。据推,这可能是东汉、蜀汉永昌郡城。
乌裕尔河桥南遗址
乌裕尔河桥南遗址
2023-05-26
乌裕尔河桥南遗址位于乌裕尔河大桥西南一公里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5年1月31日,乌裕尔河桥南遗址被公布为第5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丹朱文化遗址
丹朱文化遗址
2023-09-02
丹朱墓位于范县西南25公里辛庄乡,濮城东4公里丹朱村(丹徐庄),该古墓系4000多年前尧帝之子丹朱之墓。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郑玄云: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开明也。)帝尧胤嗣之子,名曰丹朱
蟠交古城遗址
蟠交古城遗址
2023-10-09
在今合水县城东北、合水川(县川)中段的山麓。距县治三十五公里。古城始建于唐初戍寅之岁(公元六一八年),以城在大小乐蟠二水(即今县东川及县北川)交汇处得名.此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县治迁西华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