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北安庄塔 相关信息共 6488
中苏友谊塔
中苏友谊
2023-05-21
中苏友谊是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的见证,1955年,总理亲自为该奠基题词中苏友谊奠基,1957年2月落成。塔高22.2米,塔身下部方座四面有浮雕;正面刻北京天安门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面刻中苏友谊农场的康拜因收割机在收割;东面刻鞍钢高炉
北塔碑林
碑林
2023-05-13
介绍北碑林位于皇姑区崇山东路路南,建于清崇德年间(16431645年),是清初沈阳东、西、南、北四寺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展出有《盛京图》等图片资料和沈阳古城沙盘模型,并辟有记载着沈阳历史的石刻碑林。辽宁沈阳
杨岭塔
杨岭
2023-05-06
杨岭位于新密市西南6公里平陌镇杨岭村,清嘉庆十四年(1809)三月起建,1987年3月4日,被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杨岭位置:新密市西南6公里平陌镇杨岭村建造时间:清嘉庆十四年(1809)三月保护级别: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宜昌天然塔
宜昌天然
2023-04-27
天然位于长江北岸、宜昌市滨江公园延伸段内,为宜昌市城区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清代建筑物。1962年公布为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然,相传始建于晋代,系由著名文学家郭璞于西晋末年侨居夷陵(今宜昌)时所建
爱荆庄
爱荆
2023-10-26
爱荆鲍姓祖先美祚公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4)。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前到后依次为:寨门、前廊屋、前天井、门厅、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寨四面外墙以形似米粒的河卵石砌成
吴庄遗址
遗址
2023-07-18
二庙乡吴村南约200米处,东约150米处为层山至二庙的乡镇公路,西约500米处为苍邳分洪道;该遗址为缓丘遗址,东西、南北各约250米,分布面积约62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0米。
天咏禅师塔
天咏禅师
2023-04-07
天咏禅师位于王仙镇书堂村跃进组,年代为清。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天咏禅师,天咏禅师简介,天咏禅师株洲市醴陵市天咏禅师
敬德塔
敬德
2023-05-04
敬德坐落于鄠邑区东南紫阁峪沟口内直距3·2公里处的一个山头上。敬德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代重修,虽历经千年的风雨和几次地震,仍然巍峨屹立。据省志载宝林寺,在紫阁山,唐太宗敕建,尉迟恭监修。内有宝塔,高五丈余
塔洼人家
洼人家
2023-11-30
洼人家位于北京平谷石林峡景区聚于天地之间,缘于自然之间,感悟于山林之间。洼人家度假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时尚,古典与清净的结合,让游人漫步山林之间,回荡与自然之中,深山耸林的气息让您悠然而生;清河流水中的悠闲与放松让您涣然一新
蜚英塔
蜚英
2023-05-16
蜚英俗称宝塔,地处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武溪街以北麻丘宝塔小学旁,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为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建筑。中文名:蜚英始建时间:明天启元年(1621年)地理位置:南昌高新区麻丘街西南约2公里处高度:约30米类型:楼阁式建筑文物级别:江西省重
起元塔
起元
2023-06-10
起元为醴陵第一高塔,雄伟挺拔,朴素典雅,矗立于城南马背岭。高18.6米,砖灰结构,0式,8面,11级。底层直径5.3米,往上逐层递减。墙厚1.26米,拱门高1.8米,宽0.9米。塔内通空,每层檐叠涩为菱角状上翘。清咸丰元年(1815),邑人廖洪举倡建
龙南龙头塔
龙南龙头
2023-04-05
龙头位于龙南县与全南县交界处的龙头山峰顶,传说为现龙南镇龙州村黄姓人牵头于清朝末年所建的一座风水塔,建的目的一说是因当年桃江龙头滩河段一带较为复杂,多为暗礁险滩,峡高浪急,有水妖作怪,经常发生翻船覆排的事故
锦峰塔
锦峰
2023-10-15
锦峰在湖州市菱湖镇东林乡东林山,锦峰即东林山,名因山而得。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一1125),宋庆元开禧年间(1195—1207)遭雷火后重建,咸淳八年(1272)重修,明永乐、嘉靖年间两次重建,隆庆五年(1571)又焚于火
香域侬庄
香域侬
2023-05-08
双阳区香域侬占地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80平方米,总投资1480万元。香域侬可接待1500人,划分为园林观赏区、休闲垂钓区、烤全羊啤酒篝火区和餐饮服务区、蔬果采摘区、民族风情居住区、别墅区等6个功能区,建成吃、住、玩、游乐、购于一体的乡村绿色庄园
瓦房庄冶铁遗址
瓦房冶铁遗址
2023-08-29
瓦房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关瓦房一带,是汉代南阳郡阳一铁工场所在地。遗址东南与冶铜遗址为邻,东北是较大的制陶作坊,面积12万平方米。1954年开始调查,1959~1960年进行发掘,遗址共分四层,耕土层、扰土层、第一层(汉代层)、第二层(西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