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北山晋墓群 相关信息共 7500
小山东庄西周墓群
小山东庄西周
2023-06-30
小山东庄西周位于迁安城东南约10公里龙山东侧滦河西岸的山脚下。1983年11月,当地村民在修筑通往大山东庄的公路时发现,出土地点为滦河西岸第一台地,除部分器物已毁坏、散失外,其余大部分出土器物已收集并藏于博物馆
庆云寺祖师墓塔群
庆云寺祖师
2023-06-26
庆云寺祖师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分布于天溪和云溪两风景区内。庆云寺初代祖塔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二代祖塔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历代住持普同塔建于康熙三十年。当时,庆云寺立碑,合山僧众相约:今后历代住持,不宜再在庆云寺周围建骨灰塔
三个墩遗址及墓群
三个墩遗址及
2023-04-19
三个墩遗址及位于玉门市花海乡。是长城沿线的烽燧遗址。在花海乡范围内共有三个墩,三个墩即3号墩,与2号、1号墩相距约5公里、10公里。遗址现存烽燧和长城。墩呈方锥体,残高2米。长城残高2.3米,宽1.3米。均以黄土夹柽柳条夯筑而成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墓群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
2023-05-02
顺荡村大慈寺火葬顺荡村大慈寺火葬位于云龙县白石乡顺荡村南大慈寺东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现存火葬近千冢,梵文经幢二座,完好的梵文碑71块,残碑20多块,碑除一块明成化二年(1466年)铭文为汉字外,余均为梵文经咒;经幢为四方形三重檐,顶作圆形宝顶
彬县大晋枣
彬县大
2023-12-27
彬县大枣:大枣是咸阳市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大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
稷山段氏宋金墓群
稷山段氏宋金
2023-07-10
宋金,现已被中国大百科全书收录,在这里,既的独占景观的地下宫殿雕刻,又有多姿的地上建筑群,松柏云彩成林,奇形怪状花异草满园,真正成为我国的旅游胜地之一。位于稷山县城西四公里马村西南隅,东与闻名全国的青龙寺相距300米,原为马村段氏祖莹地
坪尾村彝族(聂苏支系)墓群
坪尾村彝族(聂苏支系)
2023-05-02
坪尾村彝族(聂苏支系)坪尾村彝族(聂苏支系)位于平尾村东南1.5公里外的山中,总面积约675平方米。该有20余冢古墓,其中《施清自叙碑记》记述了施姓始祖于万历年间从箭里柏邑场分支后,迁居到双涧乡坪尾村一带,成为当地土司
岱石山石棚墓群遗址
岱石山石棚遗址
2023-04-02
岱石山石棚遗址位于瑞安市莘塍镇和汀田镇分界处的岱石山上,共计34座。大多分布在山脊两侧和山坪上。其范围东西约400米,南北约80米。另外两座分布在凤凰山上。在一中曾出土原始瓷折腹罇一件,时代约属西周
大荔蜜枣晋糕
大荔蜜枣
2023-12-28
大荔蜜枣糕:将江米、蚕豆和红枣在一起蒸的软软的,吃的时候还可以放点白糖,吃在嘴里软软的甜甜的,蒸糕用的糯米、红枣,先要泡糯米,蒸糕的米必须先泡上一段时间,否则蒸出来的糕米不软。接着要煮红枣,将已经充分泡好的糯米倒进锅,等到水热之后就要不断搅拌,否则那么
高联北山祠
高联北山
2023-08-06
高联北山祠位于南靖县船场镇高联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中后期,清代扩建。坐北朝南,由前后两进带两廊等组成。西南设门楼,前有泮池,三面围墙围合。主堂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穿斗式梁架,悬山顶
黄河晋陕大峡谷
黄河陕大峡谷
2023-10-01
黄河陕大峡谷黄河陕大峡谷,府谷是黄河流经陕西的第一县,黄河流经全县7个乡镇、108公里,两岸风光秀丽、绿柳成荫、是府谷县主要的高效农业区。沿河公路全线贯通,由北向南可欣赏到墙头秦源德水,黄甫、海则庙陕大峡谷,天桥水电站、黄河公路桥、铁路桥,河滨公园
晋荣楼
荣楼
2023-06-23
荣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1958、1979、1998年三次修缮,2011年全面修复。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42.6米,面积约1425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全楼共分26开间,水井1口
北山冰雪旅游大世界
北山冰雪旅游大世界
2023-05-23
介绍位于北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内,占地8万平方米,是国内唯一一处市内综合性户外冰雪娱乐场所。设有三条滑雪道、两条雪爬犁道、三条索道、综合楼、大型停车场、游泳池等设施,还设有各种冰雪景观,供游人观赏拍照
稷山墓群
稷山
2023-08-19
稷山,又名孔夫山,因古时山上建有后稷祠,古名稷山。后稷,古代周人的始祖,他善于种植五谷,曾在尧舜时做过农官,教民耕种,因而为五谷之神。齐故城有稷门,也取名于稷山。1983年,群众开山采石,在石崖上发现一古墓,里面摆满了随葬品
樟树村隋墓群
樟树村隋
2023-08-11
经过抢救性发掘清理,当地文物专家发现墓室结构保存完整,砖刻有云纹、鱼形等,砖侧面还刻有明显的纪年开黄十八年(公元598年)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