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北沟村 相关景点共 7500
王坪遗址
王坪遗址
2023-04-19
王坪遗址位于临夏市罕乡王坪3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暴露有灰坑、墓葬和房址。采集有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泥质和夹砂红陶片,多饰划纹、绳纹,彩陶纹样有黑、红彩圆圈纹、方格纹、波浪纹,可辨器形有罐、瓶、盘
华州药王庙
华州药王庙
2023-04-18
药王庙时代:清地址:华县东阳乡江保护范围:东至后土坡,西至崖坡,南、北至土崖。建设控制地带:东向外延伸50米,西、南、同A区。2008年,华州药王庙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华州药王庙,华州药王庙简介,华州药王庙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药王庙旅游
肖家峁遗址
肖家峁遗址
2023-04-17
肖家峁遗址·新石器时代、夏·榆林市榆阳区红石桥乡肖家峁西。保护范围:遣址东西1500米,南北2000米,包括榆树峁、罗城峁、木柱柱梁、酸枣畔、二道梁五部分。东至榆树峁东坡底,西至二道梁西坡底,南至二道梁南坡底,北至罗城峁坡底
陈邦彦墓
陈邦彦墓
2023-04-09
陈邦彦墓位于增城区新塘镇长巷九头山坡大坑坜,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墓葬。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墓边线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陈邦彦墓,陈邦彦墓简介,陈邦彦墓广州市增城区陈邦彦墓
瓮观史家大院
瓮观史家大院
2023-04-06
史家大院:官道口镇杨眉河瓮观史家大院位于官道口东南群山环抱之中,与灵宝寺河乡相连,东和洛宁县为邻。现存的史家大院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在明晚期为名门旺族所建的大院.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5个院落,存留房屋128间,其中96间保存完好
鑫峰步云桥
鑫峰步云桥
2023-04-03
步云桥位于罗星街道鑫峰俞家浜自然村东南,建于清代。该桥占地49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塘南港,桥长15.2米,桥面宽2.9米,桥堍宽3.2米,失高3.6米,拱跨7米。拱圈纵联并节分列砌置,桥顶千斤石刻莲花纹,南有11级台阶,有12级台阶
嘉泰桥
嘉泰桥
2023-03-31
嘉泰桥位于吴江市芦墟镇区北边的芦,跨武陵溪,连接亦字、承字两圩。南宋嘉泰元年(1201),睦静先生顾亨之始建。桥碑记载:桥名嘉泰,盖南宋宁宗朝,嘉泰改元(1201)始建,故以此名。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
拦马墙遗址
拦马墙遗址
2023-03-27
拦马墙遗址位于盖州市九寨镇三道河龙洞山山脊,呈长方形,大部分墙体遗址已损坏,墙上石块散落分布在周围。该遗址在崴子后山南山脊各残存一段,整体为长条形,南段总长约120米,北段总长约300米,墙宽约1.5米,现存最高处约有2米,虽没有发现陶片等标本
向阳飞渡渡漕
向阳飞渡渡漕
2024-01-15
向阳飞渡渡漕地址:安化县东坪镇大芜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时代:现代以渡漕为中心,南、各至坝体两侧20米,东至暗渠边20米,西至发电站围墙外2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向阳飞渡渡漕,向阳飞渡渡漕简介,向阳飞渡
灵严寺
灵严寺
2023-12-01
灵严寺位于门头沟区齐家庄乡齐家庄,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又于元至正年间重建,而到了明永乐年间改为尼姑寺,灵严寺踞金柱山,寺院南向,原有山门殿、钟鼓楼、太子殿、伽蓝祖师堂、大雄宝殿以及两厢配殿十数间,抗战期间,灵严寺大部分被日军焚毁,只剩下大雄宝殿
灰峪化石基地
灰峪化石基地
2023-12-01
此外,在灰峪属裂隙堆积的红粘土中,还发掘了众多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和啮齿动物化石
三岔牌坊
三岔牌坊
2023-11-23
三岔牌坊,位于五寨县三岔镇三岔十字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坐北朝南。宽11.2米,长4.2米,占地面积47.04平方米。歇山顶,四柱均设戗柱支承,附夹杆石,明楼正面迎风板楷书正位居体,背面书大观在上,檐下设九踩斗栱,两次楼设七踩斗栱
苏州皇罗禅寺
苏州皇罗禅寺
2023-11-21
皇罗禅寺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北段,埝浜靠湘城,东邻阳澄湖,并有官泾江流经寺后,寺院三面环水,寺内长廊水榭,风景秀美。寺院始建于唐朝中叶时期,原名为积善庵,当时香火兴旺,香客遍布于江南各地,南宋建炎元年(1107年),创自西域僧人德胜,时名为积善庵
红十三军后方基地表山村旧址
红十三军后方基地表山村旧址
2023-11-19
表山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永嘉县中西北部山区,距红十三军军部驻地五氵束鸟10余公里。该村四面环山,易守难攻,通仙居,回旋余地大。同时,村里富户多,可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因此,红十三军创建后,即把该村作为后方基地,红十三军总部也经常驻在此
旗山石松寺
旗山石松寺
2023-11-15
旗山石松寺位于闽侯县南屿镇中溪,年代为宋、明。简介:石松寺大殿始建于宋代,明代重建。坐向南,建筑面积600平方米。面阔五间并两廊,进深四间并前后廊,歇山顶。明间抬梁式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并前后轩廊用六柱,其余为穿斗架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