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相关信息共 7500
伏龙寨风景区
伏龙寨风景区
2023-09-09
伏龙寨位于栗溪裴山村,距香龙洞仅4公里。此寨为三国时期蜀军所筑。大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李先念同志曾率领50名红军,在荆门北山游击队的配合下,与国民党军血战
汉仙湖水利风景区
汉仙湖水利风景区
2023-08-14
汉仙湖水利风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大坝以上库区狭长,曲径通幽,有十里画廊之美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是天然氧吧,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较好。景区人文积淀深厚,传说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得道之处。景区处地筠门岭镇是赣南历史文化名镇,客家文化极具特色
仙水洋水利风景区
仙水洋水利风景区
2023-08-02
景区位置: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与德化县交界的闽江支流九仙溪上游景区介绍:仙水洋是一处可与白水洋相媲美的平底基岩溪床,但规模却是白水洋4倍多。经地质考察,初步确认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系整块棕色的平坦石皮构成,沿溪延伸615米,犹如天然之水上步行街
古雷池水利风景区
古雷池水利风景区
2023-08-01
主体位于望江县雷池乡,在望江县城东南10公里处,紧靠长江北岸,入江处为雷港。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东晋时置大雷戌,为江防要地
沱湖湿地风景区
沱湖湿地风景区
2023-07-27
五河县位于淮河下游,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沱湖是该县境内面积最大的一个湖泊,盛产鱼虾,沱湖中华绒蟹于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畅销香港,享誉海内外。沱湖被列为安徽省湿地自然保护区
龙泉白云瀑风景区
龙泉白云瀑风景区
2023-07-24
龙泉白云瀑名气不大,但若逢雨季观看,其气势极为磅礴,令人无比震撼。建议在大雨后观赏此瀑。车可开至白云岩景区上入口,自下樟古村进不久便见此瀑。景点位置浙江省龙泉市下樟村
高吊水龙头瀑布风景区
高吊水龙头瀑布风景区
2023-06-28
高吊水龙头瀑布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境内,发源于海拔1039米的玉龙峰和海拔980米的玉佛峰之间。高吊水龙头瀑布整个瀑布区集雨面积达5平方公里,径流量大,可满足装机容量125千瓦的发电用水。整个瀑布群分四级垂直而下,落差达200多米,第一级垂直落左100多米
杨家界风景区
杨家界风景区
2023-06-14
杨家界在张家界西面,离张家界不仅10公里。它地处张家界以西,北邻天子山,属武陵源中湖乡管。杨家界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均与张家界相同,且更优秀。杨家界风景,同张家界一样,主要是原始风光自然美
湖北大别山主峰风景区
湖北大别山主峰风景区
2023-06-09
大别山第一宫南武当武圣宫,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南宗发源地,中国武当武术基地之一。规划建设五殿合一的武圣宫,二十一世纪初复建。道观宫殿,独具皇家园林风格,气势恢宏
茶坛岛风景区
茶坛岛风景区
2023-06-07
茶坛岛(又名湖心岛),位于洪湖水域中心,四面环水。很早以前,四川、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渔民来此定居,人烟稀少,居住分散,过着传统的捕捞生活。这里自然植物丰富,空气新鲜,湖水清澈,渔船星罗棋布,网片交错纵横,水天一色
洋澜湖风景区
洋澜湖风景区
2023-06-07
洋澜湖古称南浦,又名南湖,位于鄂州城区中心,因湖之南侧曾建过一座洋澜寺,故得名洋澜湖。洋澜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甚多。南朝才子江淹曾在《别赋》中写道:春节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方舆胜览》载:南湖旧名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即此
临江鸭绿江水利风景区
临江鸭绿江水利风景区
2023-05-22
鸭绿江原为中国内河,现为中国和朝鲜之间的界河。江中的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国陆地接壤。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上游旧称建川沟,流向在源头阶段先向南,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后转向西北,再经临江市转向西南
总排干风景区
总排干风景区
2023-03-17
总排干在团结镇境内总长30公里左右,横穿四个村。排干两侧道路畅通、风景优美,有千亩果园、万亩林带,珍惜鸟类、水禽成群游戏在排干内外,尤其是白天鹅、黑天鹅、灰鹤、白鹭、灰鹭、鸿雁、雉鸡、野鸭、鸬鹚等鸟类引人注目,排干内野生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鲶鱼等各类鱼儿
门头沟珍珠湖风景区
门头沟珍珠湖风景区
2023-03-17
珍珠湖是兴建永定河珠窝水库形成的湖泊,因湖内生长的河蚌数量多且大,得名珍珠湖。珍珠湖两岸山势陡峭,夏秋时节岩崖布满青苔,盛开着野花,色彩绚丽。湖水清澈碧透,平静如镜,蓝天、白云、高山、树影,静卧其中,恰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九曲河枢纽风景区
九曲河枢纽风景区
2023-03-14
九曲河,亦称包港,在镇江市丹阳境内,北起长江夹江,南接京杭大运河,现全长27.6公里。据史志记载,九曲河原是一条九处弯曲委折七十里河道,早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里人严定修建过。明清时期屡经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