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千乘城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容美土司城遗址
容美土司遗址
2023-06-10
:容美土司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东10余公里处的平山寨上,于明万历年间所建,现有大堂、二堂、阅兵台、跑马场、花园、土牢等遗存。城西悬崖上有一山洞,是土司田舜年藏书之地。洞侧的炮台、碑记至今清晰可见。洞内花台、鱼池尚存
莱州千佛阁
莱州佛阁
2023-10-28
莱州佛阁佛阁游乐园,位于市区文化东路,集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景区级别为A级。主要有牌坊、佛大殿、罗汉堂、城隍庙、文庙、四公祠、文山和动物园区。佛殿塑有千手千眼菩萨,有善财、龙女、韦驮、散脂随侍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
薛家则古城遗址
2023-04-16
薛家则古城遗址位于子洲县淮宁湾镇薛家则村。山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顶部坡度较陡,四周均为悬崖。东临南沟,南接柳树峁,西至后沟,北临薛家则村。分布范围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约1200米,总面积约180000平方米。现保存东、南、北段城墙
岳西千佛塔
岳西佛塔
2023-08-02
岳西佛塔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岳西县,离县城以东9公里处的法云内,有一座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距今有1670多年的砖碉佛像古塔,古塔高7级28米,塔身内外壁有各种神态砖碉佛像,共计1680尊,故称佛嗒。法云寺周围奇石林泣,茂林修竹,湖水映衬。
千泪泉
泪泉
2023-10-10
导游泪泉位于阿克苏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西距拜城县城60公里,东南距库车县城67公里。介绍泪泉处于渭干河上游北岸的明屋塔格山坳中,呈椭圆状,三面均为高约50米的山岩峭壁,泉水从水平层面间渗出,岩峭壁像泪珠一样点点滴滴,身临其境,头上只见蓝天一片
千像寺造像
像寺造像
2023-11-02
像寺石刻在蓟县盘山像寺北山坡。相传唐代一尊者从远方挈杖来此,忽见山岩下澄泉池旁有僧洗钵,近观瞬而没之。尊者在此建寺,并于山坡涧石上按所见僧刊刻佛像。现存线刻佛像数百尊,分立式和跌坐两类,2~4尊为一组
漆女城遗址
漆女遗址
2023-11-11
俗称七女。即春秋邾国漆邑,后属鲁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邾庶其以漆、闾邱来奔。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三鲁漆室女》记鲁穆公时漆室女之事迹,后称该地为漆女。《水经注》记其地为漆乡。清光绪十八年版《邹县志》记其他曾出土7个铜鼎,一个小鼎上刻有永宅用3字
平度千佛阁
平度佛阁
2023-11-11
佛阁座落于市区胜利路东端,原为县城之东大门,因阁内有一千多尊佛像,故名佛阁。据史料记载,佛阁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遭兵焚,清代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重修。自清代以来,佛阁历经战事和人为破坏,墙垣千疮百孔,门窗破烂不堪
千佛崖
佛崖
2023-07-08
佛崖,俗称石佛崖,又名佛峡,位于霍州市城南五六公里的郭庄村西。西临汾河,背靠大运路,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佛崖摩崖造像经唐、宋、元、明历代精雕细刻而成,大小佛像1000余尊。从现存石刻造像观察,暴露的石面雕刻面积南北长约15米,崖高约8米
都江堰千佛塔
都江堰佛塔
2023-10-31
佛塔位于都江堰市北5公里灵岩山灵岩寺左侧。此塔为唐开元年间(713741),印度僧人阿世多尊者重建灵岩寺时修建。为石雕堵坡式实心塔,通高3米,底径约7.5米,下设须弥式塔基,上置覆钵形塔身,共13层,下大上小,各层雕满结枷跌坐佛像,故称佛塔
高平千佛造像碑
高平佛造像碑
2023-07-09
佛造像碑佛造像碑(第二批省保)时代:北魏地址:高平市东北15公里的建宁村该碑系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镌刻,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漫长历史。碑高2.5米,梯形,碑首半圆形,底宽1.08米,厚0.68米,碑身四面皆雕佛像,约有1608余躯
驿城新庄遗址
驿新庄遗址
2023-08-30
新庄遗址位于驿城区老街街道办事处邓瓦房村,坐落在练江河支流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河水自西向东环绕流过,现为农田。西南部因练江河支流冲刷,形成断崖,其余保存较好。遗址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呈长方形,地表呈突起状,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0米,总面积15600平方米
德千寺
2023-04-20
寺德寺位于尖扎县能科乡西一华里,离县城马克唐镇15公里,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862年),是尖扎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1958年前寺僧达522人。寺主称白佛藏语为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国初年为广大明智汗王,八世夏茸尕布曾担任青海省人大副主任
柳州城遗址及引种西瓜碑
柳州遗址及引种西瓜碑
2023-06-10
柳州遗址及引种西瓜碑柳州即旧施州,位于恩施市七里坪乡柳州村,南宋城址。开庆元年(1259)郡守谢昌元为抗击蒙古军移州于此,咸淳二年(1266)迁出。依椅子山筑建,平面半圆形,占地约5000平方米
安城故城遗址
故城遗址
2023-04-07
故城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先秦古城之一,原名汝坟。据当地文史工作者考证《诗经·国风·周南》的《关睢》、《汝坟》等十一篇即创作于此,系中国历史上名门望族周姓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