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南五台风景区 相关景点共 7500
南武当山风景区
武当山风景区
2023-06-09
中原第一山——天堂寨:自然生态系统保存相当完整,是华北,华中,华东三大动植物区系交汇中心。是古老动植物种群的天然生地,也是全国七大生物基因库之一。武当南宗发源地——武圣宫:由九宫三院构成的道观宫殿,独具皇家园林风格,气势恢宏
南城镇风景区
城镇风景区
2023-07-17
南城既是东方门户之一,又是从南朝泰始七年到南宋景定二年近800年间县(郡、州)治所在地,是海属地区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员、物资集散中心和军事重镇。历经几十个朝代的商贸风云和铁血狼烟,直到孙中山起草《建国方略》时,南城依然贸易频仍,水陆交凑,扬郁路冲
五台南禅寺
五台南禅寺
2023-10-25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的台怀镇,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0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教殿堂建筑,它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珍贵文物所以能够完好保存下来,与它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五台岭
五台
2023-10-06
位于天祝县中部,距县城华藏寺38公里,海拔3200多米,因自下而上五个阶梯而得名,那九曲十八弯的公路,宛如一条飘带缭绕在青山绿水之间。它虽不能与千千万万的名岳奇峰相提并论,但却足以让你领略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观
五台蒙古营民俗度假村
五台蒙古营民俗度假村
2023-07-02
当你踏进五台蒙古营原始草原,扑身于那青青草海的时候,立刻就会被一种无可名状的意境醉到。那是咋样的一种清新简洁呀,蓝天白云无拘无束的尽情空阔着,碧草牛羊极悠闲的惬意舒展着。目光极处,遥遥一道并不清晰的地平线。风从来处吹来,向去处去
南太武新港城水利风景区
太武新港城水利风景区
2023-03-07
太武新港城水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开发区,是漳州开发区根据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工作与生活相和谐的基本原则打造而成。由静湖省级水利风景区太武黄金海岸、双鱼岛三大景区组成,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6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41平方公里
五台-皇城景区
五台-皇城景区
2023-09-09
该景区以人文景观和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以中台为游览中心,可依次游东台卧观平凉、云鹤归宋、南台蜡烛峰、北台一线天、药王洞等。沿途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点较多,庙宇星罗棋布。其次为森林植被景观,有高大的紫果云杉、油松、园柏、国槐、五角枫等
五台石佛寺
五台石佛寺
2023-07-06
石佛寺,位于五台县石咀乡新路口村西约700米。又名石佛庙、朝阳洞、写字崖,原为五台山实景之一。坐西朝东,中轴线现存天王殿和石佛殿,南北两侧为崖壁(写字崖),建筑均为1993年重建
五台山中台顶演教寺
五台山中台顶演教寺
2023-07-06
五台山中台顶演教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竹林寺村东北约45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71.35米,南北宽153.94米,占地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明弘治年间(14881505)重建
五台延庆寺
五台延庆寺
2023-10-25
延庆寺延庆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始建年代不详,占地104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院内中轴线上现存二门、大佛殿、东西配殿。大佛殿为金代遗构,余为后人在原址上改建。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
五台徐继畬故居
五台徐继畬故居
2023-10-25
分东、西、、北四街,镇下辖21个村,总人中38755,非农业人中3000多,耕地42400多亩
南滚龙沟自然风景区
滚龙沟自然风景区
2023-05-11
滚龙沟景区位于平山宅北乡,处在西柏坡五台山黄金旅游线上,是融自然生态景观与红色人文历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相传,东汉皇帝刘秀被王莽追到这里落马滚沟而得村名,景区有七大沟系37条小沟组成,面积2.4万亩。境内山峦叠翠、古树参天;密林似海,百草丰茂
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2023-10-25
1937年10月下旬,八路军总部离开五台山区,开赴太行山。八路军总部走后,聂荣臻留下建立晋察冀军区。现在台怀以南15公里的金岗库还保留着晋察冀军区总司令部旧址。茹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五台县茹村
南箐溶洞
箐溶洞
2023-10-17
箐溶洞位于凉山州越西县城南14千米处,海拔1674米,属风景区,与越西南海风景区相邻。中冕四级标准公路途经此地,交通便利。箐溶洞数达10个,其中较大的一个溶洞叫箐水帘洞,长1000余米,洞中有四小洞,主洞宽约15米,洞高约6米
五台山金阁寺
五台山金阁寺
2023-10-25
金阁寺(第二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五台山台怀镇西北15公里据《资治通鉴·唐纪》载,唐大历五年(770年),代宗李豫诏高僧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赴五台山修功德,建寺铸铜为瓦,涂金瓦上,饰佛阁为金阁,故名金阁寺。五代后几经重修,虽基址末变,但建筑风格已非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