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南垟村乡土建筑 相关信息共 7500
雷家宗祠
雷家宗祠
2023-10-12
雷家宗祠地址:安化县长塘镇合欣类型:古建筑时代:清保护范围:以雷家宗祠为起点,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延伸至东25米、西35米、100米、北30米公布日期:2004年11月28日,雷家宗祠,雷家宗祠简介,雷家宗祠益阳市安化县雷家宗祠旅游指
齐兰烽燧
齐兰烽燧
2023-10-10
齐兰烽燧齐兰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奇兰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四面全是开阔的沙漠平原,其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汉朝时这里曾经是一处烽台,唐朝蔚头州建立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为雄踞大漠,观察四方的巨大烽燧
玉山寺石窟
玉山寺石窟
2023-10-08
玉山寺石窟位于镇原县彭阳乡刘大夫200米。共有5个洞窟,保存石造像82身。1号和5号窟仅存残龛,2至4号窟保存较好。2号窟平面呈长方形,宽4.1、深5.8、高2.95米,主佛像已毁,两壁各有二排5个圆拱浅龛,上排龛内均雕半浮雕佛像1尊
通渭寨遗址
通渭寨遗址
2023-10-07
通渭寨遗址位于定西市通渭县什川乡古城李家坪社,依山而筑,临古城沟,遗址平面呈三角形,面积约12万平方米,周长约1820米。寨墙夯筑,基宽10米,残高515米,顶宽2米,夯层高0.10.15米,墙外有马面、角墩,东西辟门,宽5.5米。外筑圆形瓮城,径38米
坡头遗址
坡头遗址
2023-10-07
坡头遗址坡头遗址位于四保子乡克新民郭家社,黄河南岸二阶台地上。东至堡子沟,西接郭家社居住区,依上梁地,北临堡子沟南端,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地面暴露大量彩陶残片,多为锯齿纹、平行线纹,黑红两彩,属于半山类型文化遗存
孟姜女故里
孟姜女故里
2023-10-02
孟姜女故里孟家塬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主人公之一孟姜女的故里。该村位于王益区黄堡古镇东2公里的塬顶,紧贴西铜黄一级公路,是祭拜黄帝陵的必经之地,东靠著名陶瓷古镇陈炉,依药王故里及药王山,西望佛教胜地香山,北至唐避暑行宫和玄奘圆寂地玉华山
献陵陪葬区
献陵陪葬区
2023-10-02
献陵陪葬区献陵位于富平县5公里荆山原上,主陵位于三原县徐木乡境内,是大唐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陵寝。其陪葬莫居诸陵陪葬墓之第二,其陪葬区在主陵的东北部,即富平吕乡境内。当地传说昔年大冢成群,松柏满原,荒草遍地,人烟稀少
禹迹山摩崖造像
禹迹山摩崖造像
2023-09-18
位于县城东16公里的碑院镇大佛。大佛刻凿在海拔667米的禹迹山腰,背岩而立,面稍偏西。佛高18米,腰宽6.1米,下肢宽5.2米,脚掌长宽均1.3米。面颊丰腴,两耳齐肩,面容端庄,双目微启平视,表情于静穆威肃中寓慈祥
新园桥亭子
新园桥亭子
2023-09-18
新园桥亭子(廊桥)(县级)位于蓬安县新园乡山脚岩200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系木板平桥廊房,为单檐悬山式脊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桥长26.4米,宽3.2米高6.9米,保存完好,该桥建成以来不但是通衢要道,同时也是平时当地乡民聚集聊天和夏季纳凉的处所。
高景关摩崖造像
高景关摩崖造像
2023-09-16
高景关摩崖造像位于蓥华镇雪门,凿于清代。石窟坐向北,分布于石崖龛室内,第一龛室高1.82米、宽3.5米,距地表0.3米,造像21尊,造像高0.24米,均结跏跌座,双手合十于莲台上。第二龛高0.7米,宽4.5米,为一佛二弟子侍立,高0.5米
五马坊牧师楼
五马坊牧师楼
2023-10-12
五马坊牧师楼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沿江东路门口社区城内办事处。东经112°20’80.4″,北纬28°35’41.1″;海拔46M。其临资江,紧靠益阳故城城墙,与信义大学教舍建筑群隔江相望,北距五一东路仅20米,东西原为老城区民房,现已拆除
乐至慈恩寺
乐至慈恩寺
2023-03-15
慈思寺位于县城天池镇三里办事处塔坡麓,距县城1公里。塔坡原名大娑婆山、大天柱山,为县之来脉。慈恩寺现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玉佛殿、主客殿、和斋堂、客堂、方丈室、厨房。依地建筑,高低错落,雄伟壮观
乾溪阴阳城
乾溪阴阳城
2024-01-11
乾溪在安徽省利辛县张村7里,俗称乾沟,位于西淝河北岸自管台子至亳州城父有一条大沟叫乾溪沟;西淝河南岸自管台子至王人乡储寨有一条小沟,亦称乾溪沟,俗称乾沟、赶鸡沟。
梁山伯祝英台合葬墓
梁山伯祝英台合葬墓
2023-11-11
梁山伯祝英台合葬墓坐落在马坡镇政府驻地马坡,东临古老的泗河,西临现代的济微公路。根据济宁市文物局反复勘探,梁祝墓地占地60亩。分布情况为:梁祝庙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林墙、林门、守林房、供香桌一应俱全。梁祝墓地历史上荒芜阴森,留下了很多神奇的传说
洛阳天津桥
洛阳天津桥
2023-11-09
天津桥,位于今老城区新生洛河中,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二月。据《方舆纪要》记载:隋天津桥系用大船连以铁索,北起夹楼。后被李密农民起义军烧毁,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在桥古址,垒方石为礅造石桥,又名洛阳桥。该桥有数次毁而建,建而修,至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