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南文章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澶州城遗址
澶州城遗址
2023-09-02
当时城墙周长24里,形状直北拱,形如卧虎,俗称卧虎城
柏寝台遗址
柏寝台遗址
2023-08-20
柏寝台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5公里的花官乡桓台村,西距乐安故城4公里,南面约0.5公里处是小清河,往西3.5公里是东辛公路。柏寝台,据《汉书》颜师古注,是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也,故而得名。柏寝台系以人工土筑而成
洞头七七保卫战遗址
洞头七七保卫战遗址
2023-11-18
1949年10月8日,洞头第一次解放,但周围的霓屿、麂、北麂、披山、大陈诸岛仍为国民党军所占据。国民党军一面四处抓壮丁,一面窥视动向,伺机反扑。此时,我军主力正集中力量解放舟山群岛,原驻洞头二十一军一个团调防,洞头仅由浙江警备第一旅二团三营留守
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
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
2023-05-23
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位于杂多县萨呼腾镇扎格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遗址。2018年7月13日,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列入杂多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简介,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玉树州杂多县乃日森纳苯教寺院遗址旅游指南
岳姑殿古庙群遗址
岳姑殿古庙群遗址
2023-08-14
岳姑殿古庙群遗址位于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代为唐至清。2013年,岳姑殿古庙群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编号40691069时代:唐至清地址: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嵛镇东殿后村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文化堆积及其
上奉山背文化遗址
上奉山背文化遗址
2023-08-08
山背文化遗址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聚焦之地,距今约五千年,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学样本。山背址文化遗群目前已探明有46个文物遗址,其中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匀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围山丘西南坡上,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
上海总工会秘密办公机关遗址
上海总工会秘密办公机关遗址
2023-03-28
上海总工会秘密办公机关遗址,在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965弄(原狄思威路麦加里)21号,是一幢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带有一间过街楼的二层楼里弄住宅建筑。中文名:上海总工会秘密办公机关遗址地理位置: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965弄(原狄思威路麦加里)21号所处时代:现代保护级
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
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
2023-09-30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宗山广场,包括抗英炮台、抗英勇士跳崖处、江孜宗政府议事厅。另设有抗英遗址展厅(在县历史文化陈列馆内),收藏当年江孜抗英军民使用的藏枪、藏刀、土枪、土炮、弓箭、盾、矛、吾尔多(抛石绳),以及抗英照片、抗英雕塑等
永康老胡爷山咀遗址
永康老胡爷山咀遗址
2023-07-25
永康老胡爷山咀遗址位于永康经济开发区河南村老胡爷山咀,面积约4200平方米,出土石器13件。岙山遗址位于永康江南街道上皇渡村枫树山,面积约500平方米,出土的有石镰、石刀及其他石器残片。石器质地坚硬,磨制粗糙,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
2023-10-10
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乔拉克吐尔烽火台遗址,塔什艾日克乡吐尔村·唐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南北墙垣长52米,东墙垣长62米,西墙垣长44·5米;最高处为5·5米,基宽9米,顶宽4—4·5米
社迳圩三南县委旧址-原陈石泰店房
社迳圩三县委旧址-原陈石泰店房
2023-08-13
社迳圩三县委旧址原陈石泰店房年代为1938年,位于全南县社迳乡社迳圩(原陈石泰店房)。2018年12月4日,社迳圩三县委旧址原陈石泰店房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鸡山红石场遗址
凤鸡山红石场遗址
2023-03-24
凤鸡山红石场遗址位于南昌市新建区。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干沟桥遗址
干沟桥遗址
2023-10-09
位于合水县老城镇五里坡村2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30米。地表散见夹砂、泥质红、灰陶片及彩陶片。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黑彩变体鱼纹泥质红陶钵、卷沿盆等器物残片;寺洼文化夹砂灰陶单耳罐、夹砂红褐陶马鞍形口双耳罐等器物残片
戚墅堰圩墩遗址
戚墅堰圩墩遗址
2023-07-19
在戚墅堰镇,大运河的南岸,距运河仅有四五十米的地方,有一高阜土墩,这就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市区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1960年至1961年,南京博物院在苏南进行考古复查时,发现了该遗址
叠溪地震遗址
叠溪地震遗址
2023-09-13
叠溪地震遗址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2.5公里,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临岷江河,面积22万平方米。据文献记载,叠溪汉为蚕陵县,唐初为冀州,明为叠溪千户所,清改为卫,民国隶茂县。而叠溪城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