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南方医科大学岭南药博物馆 相关特产共 840
药桂焖甲鱼
桂焖甲鱼
2023-12-17
桂焖甲鱼:桂焖甲鱼是亳州一道有名的药膳,很受到了省内外游客们的青睐。亳州,中华药都,在吃食上也融入了中药的地方特色,赋予食物药用价值。这道桂焖甲鱼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甲鱼性平、味甘,具有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药用价值,而且甲鱼肉质鲜美,对于结
药秘鱼头火锅
秘鱼头火锅
2023-11-18
秘鱼头火锅:秘鱼头火锅近年伴随着吃鱼聪明,吃鱼头更聪明之说,无论是粤式还是川式,鱼头火锅都以大热姿态出现。其实早在六年多前,观鹭台的秘鱼头锅就以广州第一家著称,后来某山房推出的鱼头火锅,秘方也是源自观鹭台。观鹭台的鱼头火锅远近闻名,一年四季都捧场者众,据
延寿堂药糕
延寿堂
2023-11-13
延寿堂糕:延寿堂糕是一种保健食品。具有消食健胃、驱盅去疾、除寒去温的功效,四季可服,老幼皆宜。延寿堂糕,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相传是兴宁县下堡人黄三桂,於一六八六年在兴宁县火口墟开中药铺,得到五华老中医传授的验方,用十多种中药材研成粉末,和以糯米、红糖制作
南方名贵药材---春砂仁
南方名贵药材---春砂仁
2023-11-06
南方名贵药材春砂仁:阳春出产的春砂仁,是地道的中国春砂仁,属芳香性的南方名贵药材。《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其他砂仁则干缩扁薄,气味俱弱。春砂仁是姜科常绿本草植物,生长在荫蔽的树林底下,高3尺,枝、叶均与姜的枝、叶相仿。春砂仁有个特
文氏篆刻药印
文氏篆刻
2023-12-01
文氏篆刻印:仪陇县文体局党组副、副局长、故里业余篆刻学校校长文维义,继承祖父医道,研制出一种集艺术、医药于一体的能祛病健身的文氏篆刻印获四川省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其发明专利(93111813.1)编入《中华优秀专利技术精选》。这种篆刻印的印面丰富多彩,有
南方迷宗大包
南方迷宗大包
2023-09-08
南方迷宗大包:选用进口精白面粉经发酵后作皮,用鲜猪前腿肉、肉皮冻(或用豆沙或用麻心或用青菜)等作馅包成后上大笼用急火蒸成。一般500克面粉只能做9只大包。它吸取南北方各种包子的特点,由于它无宗派,故称迷宗大包。迷宗包子洁白饱满,吃口松软,富有弹性,价廉物美,实
药桂焖甲鱼
桂焖甲鱼
2023-09-13
桂焖甲鱼:主料:野生甲鱼辅料:桂圆肉、山药片、姜片等调料:味精、精盐、胡椒粉、黄酒等制作工艺:1、甲鱼腹部剖开去内脏,热水烫,去膜,制块;2、桂圆肉、山药片温水浸泡洗净;3、将甲鱼与洗净的桂圆肉、山药片一起放入锅内,大火煮沸后,再转小火煮40分钟,加调料调味
陆川橘红
陆川橘红
2023-11-23
陆川橘红:陆川橘(桔)红,是国家卫生部首批正式公布的食同源的物品,花果绒毛柔浓可人、气味芳香沁人,是健身延年之佳品。橘红是一种中药材,被称为南方人参,民间更有一片橘红一片金的说法。陆川县南部地区的土壤含云母成分,适合种植橘红。驰名天下的中国珍稀食同源物品之
兴安米粉
兴安米粉
2023-11-24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发兵统一岭南时,大批北方将士南下,聚集在兴安修筑灵渠,前后达数年之久。北方将士不服南方水土,他们习惯于吃小麦面,吃不
那楼淮山
那楼淮山
2023-11-23
那楼淮山:淮山又名淮山药,营养丰富,是一种菜两用的滋补保健食品,素有南方人参的美誉。据《本草纲目》记载,淮山药有益阴气、补脾肺、固肾精、健脾胃、止泻痢、化痰诞、润皮毛之功效。具有降低血压和血糖、抵抗肿瘤、延缓衰老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免
顺德红米酒
顺德红米酒
2023-07-20
宋代岭南地区因地远,有烟瘴,且瘴毒对民众危害甚大,故宋官方对岭南实行优惠政策,允许民间酿酒,从而导致岭南酿酒成风。另岭南地区盛产稻米,而
延津黑豆
延津黑豆
2023-10-16
延津黑豆:延津县黑豆原是当地家农土特产品,颇具盛名,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为了提高黑豆产量,扩大出口,增加创汇,1978年延津县农业科技人员采用钴60对黑豆进行辐射育种获得成功,1987年经河南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豆四号,同年被中国种子公司列
伊春刺五加
伊春刺五加
2023-08-20
伊春刺五加:伊春区座落于小兴安岭腹地,有着无与伦比的北生长环境,有刺五加、人参、百合、灵芝、平贝、枸杞子等80多种中药材互依互靠而生。野生动物药材纷纷汇聚于此地,是动植物药材的宝库,被界人士称之谓北之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刺五加,又名五加参,是五加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桔梗
2023-08-14
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香醉人,赏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
牛家营子北沙参
牛家营子北沙参
2023-08-14
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香醉人,赏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从此名扬各州郡,家家种,户户得益,历久不衰,延续至今。地产北沙参产量占全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