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南村造像 相关景点共 7500
王乔洞石窟造像
王乔洞石窟造像
2023-07-28
王乔洞石窟造像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北郊约5公里的炭井村王乔洞石窟造像又名王窟,是江淮之间唯一的石窟艺术宝库。此窟乃天然石灰岩溶洞,全洞长55米,洞口宽3.5米,北洞口宽5.5米,洞高3~5米不等,洞底平坦,面积约200平方米。
婆子山摩崖造像
婆子山摩崖造像
2023-08-30
婆子山摩崖造像位于泌阳县象河乡庞庄婆子山,符合北魏至隋时期石窟宜山栖穴处的要求。摩崖造像位于婆子山山坡北侧,属伏牛山系余脉。北侧为佛沟,内有佛沟溪。东距象河街5公里,泌许公路穿越象河街,西邻方城县境2公里,东距2.5公里的象河关山脉凹口的平畴
樟山摩崖造像
樟山摩崖造像
2023-04-02
樟山摩崖造像位于文成县城西北龙川乡樟山村岩壁上。造像两处,相隔30米。一处朝南,线刻坐式人像一尊,年方弱冠,双手合十胸前,作默经态,线条勾勒简练,画面面积0.49米×0.30米。一处坐西朝东,画面面积4平方米
鎏金寒山铜造像
鎏金寒山铜造像
2023-04-20
鎏金寒山铜造像,通高55厘米、正面宽26厘米、侧面宽21.5厘米,净重16.4千克,1986年宁夏银川新华街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造像取立姿,足踏双层六边形须弥台
大旺寺摩崖造像
大旺寺摩崖造像
2023-09-16
大旺寺摩崖造像(原名:倒碑垭摩崖造像)时代:唐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仓山镇倒碑垭保护范围:东至1号龛窟东缘外延30米,南至10号龛窟南缘顺山势外延50米,西至18号龛窟西缘外延30米,北至10号龛窟北缘外延30米
能仁寺摩崖造像
能仁寺摩崖造像
2023-09-14
能仁寺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城东45公里处的中农乡能仁寺,寺早毁,在原寺后两侧岩壁有摩崖造像百余龛,1972年仁寿黑龙滩水库建渠开山取石毁损殆尽。现仅存28龛,造像27O尊,除大部分头、手有残损外,其余基本完好。1982年普查时发现
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2023-09-17
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邻水县)位于邻水县龙桥乡黄陵黄陵山南崖和东崖约500平方米的崖岩壁上,共计摩崖造像3龛,摩崖石刻题记7幅,岩墓4座。建造于宋代,延续于明清。摩崖造像3龛,造像42尊,开凿于宋代。正视,作金刚座
通玄观造像
通玄观造像
2023-04-29
通玄观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南宋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上城区七宝山东南麓太庙巷7号。通玄观是南宋临安府有名的道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后屡圯屡建,至清咸丰间(1851-1861)毁,唯存壁间造像
抱犊崮摩崖造像
抱犊崮摩崖造像
2023-08-25
抱犊崮摩崖造像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年代为唐。2013年10月10日,抱犊崮摩崖造像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抱犊崮摩崖造像,抱犊崮摩崖造像简介,抱犊崮摩崖造像枣庄市山亭区抱犊崮摩崖造像旅游指南
峰山寺摩崖造像
峰山寺摩崖造像
2023-04-13
峰山寺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中敖镇峰山村,时代为宋、明、清。2019年,峰山寺摩崖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峰山寺摩崖造像,峰山寺摩崖造像简介,峰山寺摩崖造像大足区峰山寺摩崖造像旅游指南
禹迹山摩崖造像
禹迹山摩崖造像
2023-09-18
禹迹山摩崖造像,又名禹迹山大佛。位于县城东16公里的碑院镇大佛。大佛刻凿在海拔667米的禹迹山腰,背岩而立,面稍偏西。佛高18米,腰宽6.1米,下肢宽5.2米,脚掌长宽均1.3米。面颊丰腴,两耳齐肩,面容端庄,双目微启平视,表情于静穆威肃中寓慈祥
理明窝摩崖造像
理明窝摩崖造像
2023-08-22
位于东平县斑鸠店镇六工山之阳半山腰处,它呈一字形东西向排列,长14米,共有大小造像49尊,均为唐代造像。中文名:理明窝摩崖造像地理位置:东平县斑鸠店镇造像数目:49尊年代:唐代
梭罗碥摩崖造像
梭罗碥摩崖造像
2023-09-20
梭罗碥摩崖造像位于渠县报恩乡,开凿年代为唐代。共计造像四龛,原凿于一宽7米、高2.4米、面积16.8平方米的独立岩石上,因地层下陷,导致从第2龛中部断裂一分为二。1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观音,侧立善财和龙女
佛子岩摩崖造像
佛子岩摩崖造像
2023-09-18
佛子岩,位于旺苍县城东南23公里的远景乡,东倚宝鼎罐,连核桃寨,西临青江河,北接龙池。(图一)峭壁陡立,岩高约24米,摩崖造像自南至北绵亘120余米。保护范围:以佛子岩摩崖造像外缘为基线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海棠山摩崖造像
海棠山摩崖造像
2023-07-12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山上的摩崖造像,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安寺遗址,是中国藏传佛教黄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现有260余尊摩崖造像,据说这佛像身上的染料都是取海棠山上的一些植物配制而成的,使人们观后产生对悠久历史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