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汾阳文峰塔
2023-07-07
文峰塔文峰塔(第六批国保)时代:明至清地址:汾阳市阳城乡建昌村据康熙《汾阳县志》记载,该塔由明天启二年(1623年)进士汾阳人朱之俊(曾任明清两代国子监司业)率众集资捐助而建。该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84.93米,为山西现存砖塔中最高的一座
北社东南堡
2023-07-05
据堡门门额匾题记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堡门为石砌墙基,墙基高1.1米,现存堡门为砖券拱形,宽14.1米,高约8米,进深13.7米。其上原建有老爷庙,现已毁
通二矿旧址
2023-07-04
通二矿旧址即通顺二号井,位于峰峰矿区西北部和村镇,1957年开工建井,1960年正式投产。通二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前苏联援建的全国156个大型项目之一,至今完好保留了原苏联援建的主井井架、主井车房、主井绞车、副井井架、副井车房、运煤皮带机道、储煤楼、办公楼、机
李山下古村
2023-06-30
建村400多年,民风淳朴,耕读传家,文化底蕴丰厚。民居建筑独具民族特色,特别是李应明知府官邸,远近闻名,在文化部门的重视下,于2014年重修,李山下古村,李山下古村简介,李山下古村黄石市阳新县李山下古村旅游指南
蛤岭村
2023-06-29
近年先后投入数千万资金搞建设,现已建成了高标准的环村大道、自来水、大门楼、文化长廊、公厕、集体猪舍、地下排污、文化中心、小公园、商业街、十里荷塘、
雷州吴氏宗祠
2023-06-29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坐西北向东南,原是两座前后排列的四合院砖木结构硬山顶祠宇,1925年为防匪侵扰,砌砖石围墙把两座祠堂连成一体,成为占地面积202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四进五厅七天井一亭三楼的建筑群体
良溪罗氏大宗祠
2023-06-28
建于明代,罗氏后人为纪念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至定居的先祖罗贵而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建,乾隆、道光年间曾进行修缮,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罗天池主持重修,光绪年间又作修缮,至今保持完好
高要文明塔
2023-06-26
明高要文明塔位于高要市南岸镇的镇塘岗,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肇庆知府郑一麟为振兴文风而建。因与肇庆府学宫文明门隔江相对,故名文明塔;又因建在镇塘岗,俗称镇塘塔。相传,凡塔上空乌云翻滚,肇庆必生风雨,故又称雨云宝塔
松塘古村
2023-06-25
松塘村倚岗列建,百巷朝塘,古村风貌保存较好,村中宗祠家庙、家塾书舍、镬耳屋民居、古巷道、古井、古树众多,村中历史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建筑艺术的三雕一塑,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
龙塘诗社
2023-06-25
主楼和副楼平面布局呈L形分布,围墙与李众胜堂祖铺相连,主楼为仿西式风格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副楼为后期加建。龙塘诗社是清末佛山砖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宋参政李公祠
2023-06-24
是李姓为纪念迁居逢简的始祖李仕修而建的宗祠。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修,现为晚清风格。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三进,面阔11.57米,进深46.30米
东山胜景
2023-06-24
1070年前后,东山建有灵威庙,供祀唐代名奖张巡、许远。宋末丞相文天祥曾驻兵东山,在灵威庙祭拜张巡、许远,写下壮怀激烈的《沁园春》词,并在山坡葬下累毙的坐骑,至今文马碣故迹犹存
程洋冈
2023-06-24
相传宋初(约公元960—1000年)建村。因村东有山丘名凤山冈(又称小虎丘),村以山丘为名,称凤呜冈
东福寺
2023-06-23
到了1236年(嘉祯2年),九条道家决定把这里建为一座能容下5丈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寺庙
饶平仁寿寺
2023-06-23
西山村邱氏始祖澄源,子时绕,倡率乡人建寺,施出腹陂水田一段为香灯之费,草创居室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