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古学府儒学里书院 相关信息共 7500
吉安阳明书院
吉安阳明书院
2023-11-14
阳明书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山风景区内,其前身为九邑会馆、青原会馆,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庐陵知县时,在青原山讲学,奠定了江右王学的发展基础,并使庐陵成为理学之邦,有东南邹鲁,西江杏坛之誉
衡山文定书院
衡山文定书院
2023-06-11
文定书院即胡文定公祠,位于湖南衡山。现为岳云中学春秋楼(即科技楼)所在地。胡文定公,即胡安国(1074—1138),南宋理学家,字康侯,死后谥文定。原籍福建崇安,迁居湖南南岳。他17岁时入太学学习,是二程(程颐和程灏兄弟)的私塾弟子
鞍山书院景区
鞍山书院景区
2023-07-25
鞍山书院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镇长濂村文化村,属长濂村休闲旅游风景区景点之一,距遂昌县城10公理,距遂昌金矿约5公理,地处松阳、遂昌、武义、金华、龙游五县的交界处,龙丽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便利。长濂文化村:长濂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杰地灵
桃树里某宅
桃树某宅
2023-04-02
桃树某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含山107号,年代为明末清初。2019年8月23日,桃树某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益阳龙洲书院
益阳龙洲书院
2023-10-12
龙洲书院位于益阳资江南岸龟台山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刘激自捐俸金,令民所犯(罪)情甚轻力能赎者赎以瓦木材料,又集侵占县学隙地之人抵修祠阁,在龟台山建成书院,前濒资江,以其位于会龙山与十洲之间,取名龙洲
救国里
救国
2023-04-01
救国位于养育巷长春巷北,由六幢二层楼构成的民国建筑群。救国的建造者是苏州一位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的莫逆之交张一麐(1867-1943)。张一麐,苏州吴县人,曾任徐世昌内阁教育总长,国民参政员
如膏书院
如膏书院
2023-06-10
如膏书院位于利川市南坪乡南坪镇,清代。是利川置县后最早的义学之一,现存前厅、中殿和后殿。砖木结构,硬山式瓦顶,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院内保留有碑刻11通。前厅为山门,正殿为抬梁式木构建筑,后殿为穿斗式木构件。(第四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浮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著名旅游景点有浮梁古县衙、瑶里风景区等
浮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著名旅游景点有浮梁县衙、瑶风景区等
2023-08-01
浮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著名旅游景点有浮梁县衙、瑶风景区等:瑶称窑,因是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而得名。这里没有太多游人,有的是安安静静的徽派老建筑、山水景色,以及古时制陶业昌盛时留下的辉煌印记。瑶很适合悠然地逛逛,夏天草木茂盛的时候拍出的照片尤为好看。浮
越秀濂溪书院
越秀濂溪书院
2023-04-09
越秀濂溪书院位于越秀区西湖路小马站19号。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小马站现状路东边线,北至周濂溪祠后墙界碑及附属建筑北墙线一线,南至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所在建筑北墙线一线,西至冠英书院建筑东立面一线
崇文书院遗址
崇文书院遗址
2023-07-26
崇文书院遗址位于大溪边乡阳坑口村后山·南宋—清·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光绪《开化县志》载:西岩,县北六十里,高十余仞,广倍之;洞顶有清泉一线,溅滴不绝。左侧有小口,光自内出,屈身可进数十步,别开一境。深五丈余,举首有天可窥。少监程俱常隐此
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
2023-06-22
揭西县棉湖镇的兴道书院,是一所名闻遐迩的学校。它又是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期,前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此驻扎,并指挥棉湖之役取得大捷的旧址。书院系清朝虎门提督方耀于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所建,坐落在棉湖镇东南隅,远对普宁铁山笔架峰,近临胜景云湖
鳌山寺(鳌山书院)
鳌山寺(鳌山书院
2023-04-12
鳌山寺(鳌山书院)位于横县百合镇百合社区鳌山山脚下百合中学内,时代为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类别为古建筑。2012年,鳌山寺(鳌山书院)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鳌山寺(鳌山书院),鳌山寺(鳌山书院)简介,鳌山寺(鳌山书院)南宁市横县鳌山寺(鳌山书院
黄里遗址
遗址
2023-09-08
遗址位于崔家头镇黄村,为千阳县文物保护单位,黄遗址,黄遗址简介,黄遗址宝鸡市千阳县黄遗址旅游指南
嵩阳书院在哪里 嵩阳书院门票 嵩阳书院游玩攻略
嵩阳书院在哪里 嵩阳书院门票 嵩阳书院游玩攻略
2025-01-16
嵩阳书院其实就在中岳嵩山景区内,不想少林寺那么热门,嵩山景区还没有那么热闹。嵩山景区有那么几处核心景点,大家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看看可以买到什么门票,单独买门票那也是可以的。
慈利渔浦书院
慈利渔浦书院
2023-06-13
渔浦书院位于慈利阳和乡渔浦村,北倚太华山,南临茹溪,占地8000平方米。清光绪十一年(1885),慈利一代名儒田金楠首倡,议建书院,乡绅李德灼、王堂信等附而议之,并竞相解囊、慷慨捐资,八都九都(今宜冲桥、甘堰、阳和、许家坊、溪口诸乡镇)士人群起而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