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相关景点共 7500
石牛古洞摩崖石刻
石牛洞摩崖石刻
2023-08-01
石牛洞,位于天柱山脚下,现存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诗文石刻三百多处,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石牛洞,位于天柱山脚下,现存历代达官名宦、文人墨客的诗文石刻三百多处,黄庭坚定不移曾在此筑室读书,大画家李公麟画有其坐石牛像,宋仁宗皇佑中,王安石游其处有诗刻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2023-02-23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
阚家塘古村
阚家塘
2023-06-29
阚家塘村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名为阚家塘,实为清乾隆年间李姓人家修建的李家大院。李氏后裔遵先祖只在宅基上内扩不外延之嘱,历经300余年,形成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长近百米,宽约20米的上中下三层,三扇大门,36个天井,108间房的家族建筑群
靉河尖古城址
靉河尖城址
2023-03-27
靉河尖城址在丹东市东北15公里靉河河心的沙洲上。靉河于此分叉,夹洲而下,注入鸭绿江,此城隔江与朝鲜新义州相望。城平面长方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城壁土筑。1973年出土一块带有安平乐未央篆字的圆瓦当,可证此城是汉代辽东郡西安平县址
中美合作所华安班旧址
中美合作所华安旧址
2023-08-07
中美合作所华安旧址位于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年代为19441946年。简介:全称为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两国军事情报机构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合作的历史见证
合水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合水陇东石刻艺术博物馆
2023-03-10
陇东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合水县西华北街乐蟠西路1号,成立于2003年,是全省首家以石刻展览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48亩,建筑面积4611平方米
寺尔滩湖
滩湖
2023-04-21
滩湖宁夏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少雨。大漠孤烟直的诗句可以形象概括这一地带的自然景象。然而,连续5年干旱的盐池县自1996年入春以来,短短时间内,在县城东南方向,城郊乡寺滩村、北塘村、东郭庄村和青山乡刘窑头村、太平庙村和赵记塘村的中间地带
黄山古观景亭
黄山观景亭
2023-11-16
黄山观景亭,初始于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居黄山,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入山后,寺院亭阁数量渐多。亭阁集揽胜、休憩、避雨诸多功能于一体,更兼点缀景观效应,是景区观光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据黄山旧志记载,黄山曾有历代亭阁40余处
腾格里沙漠金沙岛
腾格里沙漠金沙岛
2023-04-20
•腾格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度假休闲赏花的好地方。景点介绍距离中卫市区大约8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湿地.金沙岛景区,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里绿树成荫、湿地植被茂盛,每年的春秋两季,有众多的珍惜候鸟来到这里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
2023-05-26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规划总面积为938.39平方千米。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自然景观美丽,人文景观独特。根据地质遗迹的成因类型、地理分布特点以及保存方式,把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3个园区
廻沙闸古遗址
廻沙闸遗址
2023-05-17
廻沙闸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村西侧、它山堰上游,始建于宋代。目前该闸尚存槽柱四根,西首第2根镌有测水尺,作为控制水位的标准。第3柱镌有迴沙闸3字,4根石柱高2.63~2.83米,石柱断面尺寸为0.5米~0.52米,闸门槽0.11米,成正方形
安城古铜矿遗址
安城铜矿遗址
2023-06-08
安城铜矿遗址位于郧县安城乡石箱子村,东周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洞穴式矿井。洞口开于山顶和山腰,共三个。山腰两洞相距约200米,与山顶洞口相距约400米。山顶洞口呈正方形,进洞口米处有采矿巷口6个,呈斜坡壮,深约80米,洞穴内高2.5米,宽0.8米
古陕州城遗址
陕州城遗址
2023-08-29
陕州城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端3公里处的陕州风景区内。陕州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古代就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树半城田之说。周文王之弟召公曾封此邑,教民于甘棠树下,民感其德,建祠纪念,故陕州又称甘棠旧治
成武古皂角树
成武皂角树
2023-08-26
成武县城二十五里戚庄村生长着一株稀有树-皂角树。该树树龄之长,树径之粗,树冠之大,在同一树种中,当属罕见。现在该树生长在戚庄村西一村民院落内,树高十余米,树冠直径20余米。树干直径1.2米。两个成年人合抱尚不能将其合围
郑家坳古墓葬群
郑家坳墓葬群
2023-08-12
郑家坳墓葬群位于靖安县城以西,约15公里,水口乡来堡村郑家组。古墓地位于两条溪流交汇的三角形地带山坡高地上,岗顶平坦,高出现在稻田2—4米,一条西东方向公路卧于墓地之上,周围有数百名村民散居。这里土地肥沃,植被繁茂,雨量充沛,很适宜人类耕作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