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古村有梦走进古驿徐泰 相关景点共 7500
邑城古城
邑城古城
2023-10-31
邑城城邑城古城位于武安市北20公里的邑城西,为战国至汉代的一座古城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00米。城墙夯土仅存西城墙北端一段,长约20余米,宽10余米,高3米。在城墙及四周断面暴露的夯层厚10厘米。城内有一条铁路,东北部已建有民房
荫乐古道茶亭
荫乐古道茶亭
2023-10-12
荫乐古道茶亭地址:桃江县武潭镇卢家桥时代:清类型:遗址保护范围:以路为中心,两侧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2011年6月21日,荫乐古道茶亭,荫乐古道茶亭简介,荫乐古道茶亭益阳市桃江县荫乐古道茶亭旅游指南
子宜公山遗址
子宜公山遗址
2023-10-11
子宜公山遗址地址:桃江县牛田镇杉树仑时代:商类型: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办发【1988】50号1988年3月,子宜公山遗址,子宜公山遗址简介,子宜公山遗址益阳市桃江县子宜
龙拱滩遗址
龙拱滩遗址
2023-10-11
龙拱滩遗址地址:桃江县武潭镇龙拱滩时代:新石器类型: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办发【1988】50号1988年3月,龙拱滩遗址,龙拱滩遗址简介,龙拱滩遗址益阳市桃江县龙拱滩遗
丫咀坪遗址
丫咀坪遗址
2023-10-11
丫咀坪遗址地址:桃江县桃花江镇花桥时代:商周类型:遗址保护范围:以遗址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发【2011】14号2011年8月,丫咀坪遗址,丫咀坪遗址简介,丫咀坪遗址益阳市桃江县丫咀坪遗址旅
凤凰山铁矿遗址
凤凰山铁矿遗址
2023-10-11
时代:唐至明位于分宜县湖泽镇铁坑的凤凰山铁矿遗址,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的炼铁场遗址。据史料记载,凤凰山地区的采矿、冶铁历史早在唐朝晚期就已开始,宋朝时期的采矿、炼铁业相当发达,官府曾专门在此设置贵山铁务作为管理铁业的官方机构
清垫夹塘及古桥
清垫夹塘及古桥
2023-05-17
清垫夹塘位于海曙区集士港镇万众清垫,为古代广德湖水利配套设施之一,主要用于分割内湖与外河,由泥土夯筑而成,与现在东钱湖的平水堰、塘相同。现存夹塘平均宽约23米,由集士港镇一直延伸到林镇,是广德湖仅剩的水利设施之一
罗水女子桥
罗水女子桥
2023-05-15
罗水女子桥,位于汨罗市仑乡黄道。相传古代一女乞丐在此求渡遭拒后所修,故名女子桥。据桥上碑文记载,女子桥曾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69年)重修。桥为三孔等跨花岗岩薄拱桥,长33.65米、宽5.51米,通高8米。三孔跨度同为8.6米,但主孔比两次孔高出一层券石
井陉通济桥
井陉通济桥
2023-05-11
通济桥位于井陉县天长镇石桥头,为宋代古建筑。此桥距离唐宋古城天长镇不足2公里,横跨于七里涧上,为河北省屈指可数的宋前石桥之一。石桥建筑技术与赵州大石桥相仿,为单拱敞肩石桥,桥长24.30米,桥面宽5.30米,桥面由青石板铺设,跨径10米,矢高3米
朝阳城遗址
朝阳城遗址
2023-04-26
城池西北角一自然村名叫城址柳家(属朱杨村五组),因柳姓居住,建朝阳城遗址处而得名
淡岩石刻
淡岩石刻
2023-06-14
淡岩石刻位于零陵区富家桥镇富家桥淡山脚下淡岩内。淡岩亦名淡山岩,因淡氏居其下,或因其地宜淡竹,故名。淡岩风景秀丽,每当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穿过岩顶的天然石洞射入岩内,照亮月台,形成半圆形状,为淡岩秋月,系永州八景之一
洞庭宫
洞庭宫
2023-05-27
位于涵江区洞庭,始建于明代,现保持明清时混合结构。宫宇计六间宽,中间五间为正殿,二进三内廊二天井歇山顶构造,其右侧一间为中军府。宫宇前廊石雕四龙柱一列挺拔,三大门隔开设置,石为框,门侧各置一对石座,门两侧置木刻圆窗
芜湖楚王城遗址
芜湖楚王城遗址
2023-07-29
座落在芜湖县花桥镇黄池,是战国至西汉的一座古城,西汉芜湖县城,亦即鸠兹所在。古城依山构筑,城廊依然留存,面积近12万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四处城门旧址赫然在目,步入城内,秦砖汉瓦俯拾皆是,唐钱宋瓷唾手可得
南山毓秀
南山毓秀
2023-06-28
电白城遗址,位于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是茂名地区最古老之城池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城原为电白郡、县治所。南北朝梁时期(公元503—557)置高州州治和电白郡治,合设城于此。隋改高州州治为高凉郡治,迁至良德城,并废电白郡为县
史官遗址
史官遗址
2023-09-02
史官遗址位于河南省南乐县为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位于南乐县史官的苍颉庙,苍颉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史载苍颉庙乃依陵而建,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即公元154年,从古至今,屡遭劫难,屡毁屡建,文革期间干脆夷为废墟,现有庙宇建筑为今人近年来逐步仿古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