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古韵新貌聚武垄 相关景点共 1360
戚氏分祠聚顺堂
戚氏分祠顺堂
2023-08-13
戚氏分祠顺堂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湖江乡夏府村,距县城北约50公里,民国九年(1920)重修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硬山顶,铺地砖,三开间三进,面阔17.4米,进深32米,面积557平方米
赖武村赖文兴宅
村赖文兴宅
2023-08-03
村赖文兴宅位于赖坊镇赖村48号,年代为清末,面积为160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
聚多源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
多源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
2023-03-26
内蒙古多源现代农业观光园位于卓资县十八台镇五犊亥村,观光园以绿色草莓食品、无公害蔬菜为目标,打造特色品牌,积极发展多元化生产经营,依托草莓、蔬菜种植为基础延伸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嘉祥氏墓群石刻
2023-11-11
嘉祥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纸纺镇宅山村北,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
泸溪水国家湿地公园
2023-10-16
湖南泸溪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境内,位于武陵山脉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其范围包括沅水支流水泸溪县段及其支流上的能滩水库、朱雀洞水库、小陂流水库等3座水库,五强溪水库库尾(沅水泸溪县段),以及周边部分区域
武训墓及祠堂
训墓及祠堂
2023-11-12
柳林镇:柳林镇位于冠县东北部,是千古奇丐——训先生的故乡。辖50个行政村,5万人口,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1998年荣获中国名镇称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2000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武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
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
2023-04-05
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位于瑞金市武阳镇阳村围下角,年代为1933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简介,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
昭武故地游乐园旅游景区
故地游乐园旅游景区
2023-10-06
地处鸭暖乡昭村的昭故地是临泽先民月氏人的发祥地,也是河西文明的发源地。周末至汉初,月氏人雄踞河西,在此筑城驻牧耕种,开辟了玉石之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使昭武城成为了当时河西的军事重镇和最大的商贸中心
文通武达路亭
文通达路亭
2024-01-15
文通达路亭位于奉新县干洲镇岗前村畜牧场,属清代建筑。该路亭为砖石木结构,南北走向。路亭面宽4米,长6米,内空。南北门首各相嵌一块青石匾,其上楷书,南刻文通,北刻达。该路亭为人们过往休息之处,整体保存较好
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
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
2023-10-14
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位于三合乡二都村防风山西坡,时代为宋至明,类别为古遗址。2006年9月,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简介,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湖州市德清县康石采石宕
镇武楼(闽粤通衢)
楼(闽粤通衢)
2023-04-05
闽粤通衢是又叫镇楼,旧称元帝阁,位于石城县城廓头街,始建于明万历庚戌年(1610),清康熙丙辰(1676年)重修,并署其门曰闽粤通衢;乾隆甲申(1764年)复修,并加勒其名于门额。清代以前是石城旧城北关门楼
杨武庄墓及祠
庄墓及祠
2023-05-04
庄墓及祠位于雁塔区长延堡街道东三爻村。据1988年普查材料,杨子江,龙桥(今陕西三原)人。元世祖中统年间由襄阳功封便宜都元帅,进爵护国进义庄公。其四子均以军功授进义校尉等职。墓祠座北面南,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
赵武灵王祠
灵王祠
2023-07-06
灵王祠,又称凤灵寺,位于代县新高乡赵村村南。创建年代不详。据祠内碑载,明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237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照壁、戏台和正殿。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
九华山聚龙寺
九华山龙寺
2023-07-29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九华街北原三天门处,与华天寺相邻。清康熙年间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现有大殿、山门殿和禅房数间,为民居式四合:。1992年起,住持尼慧莲整修殿宇,新塑佛像,香火日盛
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
大元太师泰安穆王神道碑
2023-08-22
大元太师泰安穆王神道碑刻于元延祐四年(1317)。元文学家、翰林集贤大学士姚燧撰书并篆额。额阴刻大元太师泰安穆王神道之碑铭。碑两面刻字,碑文详细记载了元大臣穆公(封号)忙兀博罗欢一家三代的功绩,其主要情节和《元史》记载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