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台湾传统艺术中心 相关信息共 7500
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
2023-10-26
三鲜豆皮: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前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
包面
包面
2023-10-25
襄樊人逢年过节或改善伙食,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总要吃一顿传统的小吃包面,并且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叫正月初一吃包面头一顿。包面制作方法是:把精粉碾成皮子,鲜猪肉做馅,再拌以麻油、油渣或其它馅子,然后包成包面。襄樊的包面历史悠久,相
早堂面
早堂面
2023-10-23
早堂面:早堂面是荆州的著名的传统早点,有100多年的历史。传说在清朝时,当地一面店老板根据这里的居民起床早,爱吃调大,喜欢去外面过早的特点,把卖面的时间定在凌晨而得名。做早堂面,每晚半夜就开始用活鳝鱼、五花肉、猪大肉做成乳白色的汤,放入煮熟的面条中,并依次放入
洪湖豆皮
洪湖豆皮
2023-10-23
洪湖豆皮:豆皮是深受洪湖人喜爱的传统名点,制作时先用绿豆、大米混合浸透磨浆,摊成皮,包上糯米饭、肉丁和葱、姜等佐料,再用油煎,色泽金黄,滋味鲜美。同时洪湖豆皮可在摊皮时加入鸡蛋,并在糯米馅中拌进鲜肉、鲜蛋、鲜虾,然后精心煎制,形成特色风味。而馅中可加进鸡丁、香
均州名晒烟
均州名晒烟
2023-10-22
均州名晒烟属于地方性淡色晒黄烟,采用绳索串晒架晾凋萎变黄、地晒干燥定色、白晒夜堆上汗、室外堆积发酵、分级打捆后二次发酵的传统调制方法。烟叶色泽鲜明纯正,烟味纯和,香气浓郁,油分足,弹性好,燃烧性强,有吃不过的均州烟
桂花酥糖
桂花酥糖
2023-10-22
传统特色产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麦芽糖骨子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麦
三结豆皮
三结豆皮
2023-10-21
三结豆皮:应城传统特色食品——三结豆皮,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末清初之时,有陈、祝、程三姓之人,相继迁徙至应城以东20多华里处定居。这三姓家长都很讲义气。于是学三国时的刘、关、张盟香结义,永结金兰之谊。又因三姓同住一湾,这湾尚未定名,便取桃园三结义
麻城肉糕
麻城肉糕
2023-10-21
麻城肉糕为麻城传统名菜。将鲜鱼去刺去皮,猪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豆粉、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加入姜入、葱花等佐料,制成圆形或方形,放入蒸笼,猛火蒸1520分钟,出笼后切成长
皮条鳝鱼
皮条鳝鱼
2023-10-19
皮条鳝鱼:皮条鳝鱼系荆沙地区的传统名菜,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段鳝鱼形似竹节,故原名竹节鳝鱼。后沙市义森酒楼的掌勺曾友海师傅对其烹调技法加以改进,将原来炸一道改成炸两道,使鱼质更加酥脆,因掌勺曾友海小名叫皮条子,后来人便以其乳名呼此菜为皮条鳝鱼,流传至今
茶花点心太师饼
茶花点心太师饼
2023-10-19
茶花点心太师饼:太师饼,又名茶花点心,是湖北省荆门的传统点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为南宋理学家陆九渊任荆门知军时所喜爱。此饼以精粉、熟猪油揉合为皮,面粉、熟猪油为酥,再用熟面粉、砂糖、桂花、桔饼、桃仁、冬瓜糖为馅,经擀皮包馅成形后,入温油中氽炸而成。吃口酥
洛阳揪片
洛阳揪片
2023-10-17
经数百年演变、改良流传至今,为外埠移植,洛阳生根的传统小吃,颇受百姓喜爱,以清时南关宋满禄揪片为宗。该小吃食法灵活、多变,可据个人口味喜好,随意变换汤
瓜盅哈什蚂油
瓜盅哈什蚂油
2023-10-16
瓜盅哈什蚂油是在传统制作工艺上加以创新改进而成,即将制好的哈什蚂油盛在雕刻精美的香瓜盅里,具有外表美观,制作精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
母子酱油
母子酱油
2023-10-16
母子酱油:母子酱油母子酱油为开封的传统产品,基本沿用传统工艺生产,天然晒制而成。其色泽酱红,液似棉油,入口浓香,回味绵长,为烹饪调味之佳品。该品以黄豆、面粉、食盐、元油、酱色为原料,经过泡豆蒸煮、拌粉切块、发酵制曲、入缸晒制和榨油后再晒等多道工序精酿而成。母子
茱萸绛囊
茱萸绛囊
2023-10-14
茱萸绛囊由传统的十二生肖发展到眼下的凤凰报喜,喜雀登枝,孔雀开屏,仙鹤祝寿
观庙铺臭豆腐卷
观庙铺臭豆腐卷
2023-10-13
观庙铺臭豆腐卷:始于清初,为商城传统地方风味。此品制作,先用黄豆细磨精制成头薄豆腐,再卷成筒状置于特制木匣中捂闷,表面显白色茸毛后即成。成品有腐乳香,味鲜美,入菜可炒、炸、烩、焖,与鸡汤、鲜菇、蛋花等烹调成汤,滋味特佳,为他处仿制所不及。清代,观庙铺臭豆腐卷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