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同安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松山小学 相关景点共 6239
东圃小学——水乡地区地下党联络点遗址
东圃小学——水乡地区地下党联络点遗址
2023-06-16
东圃小学——水乡地区地下党联络点遗址位于高埗镇上江城村,GPS坐标:北纬23°0403.0,东经113°4420.3,海拔高程3米。东圃小学前身是李氏宗祠,始建于清顺治年间,乾隆己丑年(1769年)重建,道光辛卯年(1831年)重修,后因蚁患倒塌
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
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建筑
2023-05-08
长春电影制片厂,简称长影,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了,当时起名叫东北电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原址在黑龙江省鹤岗市。首任厂长是袁牧之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
2023-03-28
提篮桥监狱,位于上海黄浦江畔华德路117号(今长阳路147号),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占地约4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监狱
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
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
2023-03-27
鞍山钢铁厂工业遗产群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钢铁资源、经济侵略中国的重要实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活态保存的工业遗产群,同时也是类型最为丰富的工业遗产群,是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经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培民小学
培民小学
2023-10-01
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民主村)
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民主村)
2023-06-11
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民主村)位于水口山铅锌矿区的西部,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大部分坐北朝南。部分坐南朝北。每栋住宅一字条形分布,住宅中间以墙体隔开分出四户;每两栋一排,对称平行,建筑本体分砖混结构和土木结构
中共和东县委旧址
中共和东县委旧址
2023-06-20
中共和东县委旧址位于和平县东水镇街镇东水中心小学。1940年11月,党组织派陈坤贤到东水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1年2月,中共后东特委决定从和平县委分出和东县委,由陈坤贤任县委书记,组织部长骆维强,宣传部长骆灿,部长林镜秋,青年部长刘奇
花墩桥列宁小学遗址
花墩桥列宁小学遗址
2023-04-04
花墩桥列宁小学遗址位于建宁县溪口镇溪口社区花墩桥街36号。1932年10月18日,红一方面军在建黎泰战役中第二次攻克建宁县城后,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建宁苏区得到恢复巩固,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进行了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和文教卫生事业建设
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圆山村)
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圆山村)
2023-06-11
水口山铅锌矿早期住宅群(圆山村)位于水口山铅锌矿区东北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2平方米。始建于60年代,砖混结构,每栋建筑居两户,为水口山铅锌矿干部住宿的套间房,现存9栋。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知会旧址
日知会旧址
2023-04-08
日知会旧址位于武昌崇福山街51号院内,是一栋两层楼的西式建筑。日知会于1905年2月由刘静庵、曹亚伯等发起,次年2月在武昌正式成立,以美国基督教中华圣公会在武昌所设的日知会阅报室而命名,以其掩护革命活动
温岭市政府旧址
温岭市政府旧址
2023-07-23
温岭市政府旧址位于温岭市太平街道县前路北端起点。市政府旧址原为明成化年间5年(1469)设县时的县衙,后历经发展改制成为现在规模。2006年市政府搬往新大楼后,旧址部分划给方城小学做操场。旧址坐北朝南。现存照壁、台门、4座办公楼及会堂
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
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
2023-05-07
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旧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南乾元街与东三马路交叉口西北角天荣服装城内(原三益街小学),在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的北侧.民国年间曾是湖北会馆。1920年北洋政府交通教育司在这里创办铁路职工学校,被称为京汉铁路郑州职工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三益街小学
桃峰联络站旧址
桃峰联络站旧址
2023-04-04
桃峰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西天尾镇后卓村桃峰自然村。桃峰联络站成立于1938年,主要成员由陈茂柏夫妇和亲属组成。在长期的地下革命斗争中,以开油漆店和饭店为掩护,筹集革命活动经费,积极从事打击敌伪的革命活动,通过各种关系,坚持掩护党的各项地下活动,除奸镇霸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
渔洋关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4-08
苏维埃政府旧址又名红六军军部旧址,1931年2月红二军团第六军军部驻扎此处,同年2月15日成立的渔洋关市苏维埃政府设于此旧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元帅曾在此旧址进行革命活动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2023-06-10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