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同心抗疫蚌埠市博物馆在行动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晋国博物馆
2023-03-17
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全省第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东起翼城县天马村,西至曲沃县曲村镇,南起滏河岸,北达桥山坡。遗址东西长3800米,南北宽2800米,面积近11平方公里
兖州市博物馆
2023-03-12
介绍兖州市博物馆位于市城区文化东路,从火车站广场乘汽车3分钟。市博物馆馆藏丰富,有自大汶口文化至明清历代文物3500多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近百件。兴隆塔位于市博物馆内。隋仁寿二年(602年)建,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重修,改为直阁间塔
腾冲博物馆
2023-09-28
•腾冲博物馆是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国内外朋友了解腾冲历史文化的窗口。景点介绍腾冲博物馆位于腾冲三桥文化广场后面,紧邻腾冲腾冲图书馆和腾冲群艺馆。总陈展面积2207平方米,由序厅、历史厅、非物质文化遗址厅、书画厅和临时展厅等5个展厅组成
三台县博物馆
2023-09-17
三台县博物馆(原三台汉陶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9件(套)、二级文物41件(套)、三级文物756件(套)。种类有金器、铜器、石器、漆木器、象牙、陶器等,其中以汉陶、汉代青铜器、宋、元、明、清瓷器及六朝青瓷器与明清字画等最富盛名
绵阳博物馆
2023-09-16
绵阳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43527.94㎡,实际建筑面积29960㎡,坐落在富乐山西麓、富乐堂北侧、芙蓉溪东岸,本馆是一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综合性博物馆采用高科技的展陈手段,汇集并诠释绵阳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精粹,其展览陈列定位清晰,个性鲜明,重点突出
牧民根雕博物馆
2023-07-12
牧民根雕博物馆骏马、骆驼、雄鹰、牛羊、马鞍、马头琴……在乌审旗嘎鲁图镇巴音嘎查牧民达布的家里,摆满了形态逼真的根雕作品。2006年,达布又在自家草场建设根雕博物馆,他想借此留住心目中的草原,并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的意识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2023-11-21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建立于2002年,并于2003年1月正式对社会开放。馆址在苏州西北街88号,为原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古建筑尚志堂吴宅内,东临拙政园、狮子林,西靠北寺塔,位于苏州历史博物馆和戏曲、民俗、园林博物馆区域中,馆区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
长武县博物馆
2023-10-02
长武县博物馆位于县城东街昭仁寺内,是在1981年成立的原长武县文物管理所的基础上建立的,1984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隶属长武县文体旅游局。馆址所在地昭仁寺,始建于公元629年,为唐代皇家寺院。曾举办隆重的佛事活动,以纪念浅水塬大战阵亡的将士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2023-12-03
博物馆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主干线北侧,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作为以妇女儿童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以收藏、展览和研究妇女儿童类文物,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为广大妇女儿童服务为主旨。目前,博物馆已收藏各类藏品近3万件
海南农垦博物馆
2023-09-11
海南农垦博物馆(天然橡胶博物馆,海垦知青博物馆),是以海南农垦历史为主,辅以海垦知青,天然橡胶,三馆合一的综合类行业博物馆。博物馆真实地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复转官兵、归国华侨、知识青年、社会民工、科技工作者为主要代表的英雄群体艰苦奋斗、勇于开
兰亭书法博物馆
2023-03-18
兰亭书法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书法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第一座以《兰亭集序》为主题,全面系统反映兰亭书法与兰亭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191㎡,建筑空间共分3层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
2023-03-25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市区中心,是一座二层建筑,入口处有青铜器博物馆雕刻成的石头大字,具有美观性。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鄂尔多斯青铜器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研究价值最丰富的博物馆
武清博物馆
2023-03-17
武清博物馆是一座集文化遗产的保护、收藏、展示、教育、欣赏与研究功能于一体的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涵盖武清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珍品及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等,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货币、碑刻、佛教造像以及近现代书画作品等各类藏品
辛亥革命博物馆
2023-03-01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2023-12-01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航空馆,成立于1985年,是在北航飞机结构陈列室、飞机机库基础上扩建而成,是我国首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综合科技馆。博物馆经近4年原址新建并扩充展品,2012年甲子校庆重新开馆并更名,集教学、科普、文化传承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