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后湾田祠堂 相关信息共 7500
云和王家祠堂
云和王家祠堂
2023-04-03
云和县城司前巷的王家祠堂,始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云和王氏传至第十二代祖王挺、王严兄弟时,人丁渐旺,家底殷实,弟王严出资建造了云和最早的街道——浮云街(现解放街老街段),街道长470余丈
叶氏祠堂
叶氏祠堂
2023-04-02
叶氏宗祠,即叙秩堂,是一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距今有530余年历史。宗祠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一座座宗祠书写着各个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
田坑村古建筑群
坑村古建筑群
2023-06-21
坑村古建筑群(俗称坑古城)位于广东省惠东县多祝镇,始建于明末,建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惠东境内一座比较大型且保存比较完好的客家古村寨,为四合院式民宅。2008年,坑村古建筑群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银田镇桥
镇桥
2023-04-08
镇桥位于韶山市银寺社区下河街韶河只上,原名张公桥,由明代进士张嘉言捐资主修,同治年间三修。花岗岩石板结构,原为2墩3孔过水,宽4.5米、长26.5米,一九七二年因韶河扩宽由银人民公社捐资对桥加建一个桥拱,并立碑于桥栏上,张公桥也即改名为银镇桥
福安黄氏祠堂
福安黄氏祠堂
2023-08-02
黄氏祠堂位于阳头,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重建。清顺治十三年焚于火,仅留后近。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仿明建筑重建,乾隆十六年淹于水,乾隆三十三年再度重修,现为清仿明代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来
邓家祠堂
邓家祠堂
2023-09-19
邓家祠堂位于关渡乡天井村三社,由邓姓人自建。该房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房屋造型别致,堂、屋正房厢房形成三叠,高低错落有致,正堂屋上翘角飞檐,穿木斗拱,房梁彩绘、墨笔题款清晰可见,四根大柱撑起房檐檩子,壮观别致。喜上眉梢、福禄双全、双龙捧寿等绘画雕刻随处可见
枫田灯笼辣椒
灯笼辣椒
2023-09-23
灯笼辣椒:枫灯笼辣椒主产于安福县枫乡梅林一带,距今已有二余年的栽培历史,为我省辣椒的优良品种之一。它个大,六、七个就有0.5公斤,色泽绯,籽少厚,灯笼,辣中带甜,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可与乐平灯笼辣椒相犊媲美.据省菜测定,枫灯笼辣椒除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兴化垛田芋头
兴化垛芋头
2023-08-22
兴化垛芋头:兴化垛芋头兴化东门城外有三十六垛。传说为破金兵摆八挂阵的地方,现名垛乡。全乡一万六千五百多亩耕地,夏季有一半种植芋头。年产芋头两千多万斤。全国长芋头的地方很多,但都没有垛的好吃。为什么呢?芋头整个生长过程离不开水,离开水就不能生存,但又怕水
后洼遗址
洼遗址
2023-05-21
洼遗址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洼东台地上,南距黄海16公里。中文名:洼遗址所处地区:辽宁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所属时代:新石器时代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70081108
后水湖
水湖
2023-09-22
水湖是贵州省第二大人工湖泊。湖面长7公里,最宽处0.5公里,湖面面积2000亩。中文名:水湖地理位置:贵州占地面积:2000亩湖面长:7公里
圃田故城
故城
2023-05-06
故城地处郑州东南部,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王庄办事处蒋冲村和古城村。面积204万平方米,城址区较之周边高出25米,西北城角保留有部分城墙。
高氏祠堂
高氏祠堂
2023-05-14
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土砖青瓦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东朝西向,由正殿(含戏楼)、厢房、五福堂三大部分组成。由沩水村级公路沿乡村田园小道约120米,进入正门即为戏楼台底,过道宽阔,左右为正房,台底两旁木柱以鼓形麻石为基,两两相对,延伸到台口
山后连氏祠堂
山后连氏祠堂
2023-06-06
山后连氏祠堂位于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年代为明。简介:建于明正德初年(1508),坐南朝北,由主楼、赞楼、阳庭、品字池等组成,建筑面积585平方米。主楼为二层吊脚楼,面阔五间,进深14米,穿斗式梁架,悬山顶。该祠堂为我省罕见的吊脚楼式明代木构建筑
正和谌氏祠堂
正和谌氏祠堂
2023-04-05
正和谌氏祠堂位于全南县陂头镇正河村寨下,由院子和祠堂两部分组成。宗祠呈龙腾卷浪形,坐北朝南,壬生丙方位。据信全谌氏五修族谱记载,宗祠始建于1354年,距今660余年。院与石门牌坊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总占地面积1815.28平方米
施甸蒋氏祠堂
施甸蒋氏祠堂
2023-09-28
蒋氏祠堂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这是木瓜榔村的蒋氏武略祠大门所见的两幅楹联,楹联暗示出耶律、阿、莽、蒋四姓氏之间存在的关联。蒋氏祠堂年久失修,看上去已经破败,门口的这两幅楹联因地震损坏有一半几乎不能辩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