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周村古大街票号展览馆 相关景点共 7500
九鼎龙泉寺
九鼎龙泉寺
2023-03-02
九鼎龙泉寺(龙泉山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开原市东南27公里的马家寨镇,坐落在象牙山南麓的马家寨后山。这里代为高句丽山城,其四面九座山峰环绕,坐北朝南,好像一把龙椅,前有一矮山似龙书案,横卧寺前,在其脚下有一潭碧水,方圆130余米,旱时不枯
绿野山居景区(绿野山庄)
绿野山居景区(绿野山庄)
2023-03-01
绿野山庄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五星村,东临古色古香的慈城县城,北靠风景秀丽的云湖,距慈城镇5公里,到宁波市区20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景区由爱犬乐园、泗州佛堂、竹海民俗、冬枣林、枇杷林、杨梅乐园、水蜜桃园、橙园、桔园、生态茶园、盆山红色据点和商务会所等
三家店
三家店
2023-12-01
千年三家店位于门头沟东北部的永定河畔,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渡口,也是通往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商道起点。明清时期聚集了200多家商号,有京西第一村之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曾走过这里。如今三家店仍遗存着煤栈、龙王庙、白衣观音庵、铁锚寺、山西会馆等遗址遗迹
永年普慧寺
永年普慧寺
2023-11-26
坐落在永年广府古城东北10公里张西堡镇夏堡店西南2公里处。据县志记载:普慧寺称普会寺又称普惠寺。始创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距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故址在永年广府古城西北
千亩荔枝林
千亩荔枝林
2023-11-07
座落在南岗笔北面的荔枝山,盛产糯米糍荔枝。这里有荔一万余株,其中一株树龄500余年,树冠0.7亩,一年可结果两千公斤,有荔枝王之称。由于村民勤于管理,有些荔枝树可结出三种荔枝,堪称奇绝。
怀柔山中传奇度假山庄
怀柔山中传奇度假山庄
2023-11-02
怀柔山中传奇度假山庄位于怀柔区雁栖湖上游莲花池的莲花泉源头,乃为明代长城亓莲关遗址,这里山花烂漫、满目绿野,上游箭扣长城、濂泉响谷,下达雁栖湖,无论是闲散漫步或驾车徐驰,沿途自然景观令人目不暇接、赏之不尽,暂别都市的喧嚣,投身于山中传奇的怀抱,畅饮莲花泉
万寿戏台
万寿戏台
2023-10-27
高淳最古老的戏台为元朝万寿戏台;源于元末明初的《高淳阳腔目连戏》,在全国各类剧种占有一席之地。高淳最古老的戏台叫万寿台。它位于固城镇南约五里的刘家陇,始建元朝延佑元年,即公元1314年。因历史悠久,又称万年戏台。高淳的戏曲艺术,起源于宋朝
汉城遗址
汉城遗址
2023-10-13
汉城遗址奇台汉城是对满城而言,位于唐时蒲类城南侧,曾修筑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城址是在原城子军事堡的旧址上逐渐扩展起来的。这里除了城堡之外,还有一座老满城,城名叫孚远城。它和城堡的命运一样,在百年战乱中,焚毁不堪
浦口明城墙遗址(中敌台)
浦口明城墙遗址(中敌台)
2023-05-19
点将台,称中敌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浦口明城墙遗址浦子山上,东门镇与南门镇之间,是南京江北民间皆知的地名。相传在楚汉战争时大将韩信曾在此地点将布阵,智退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时期韩世忠、梁红玉也曾在此率领义军全歼渡江北逃的金兵
嘉义新港
嘉义新港
2023-04-24
笨港遗址在岁月的流转中,推动历史的滚轮转动,新港人用奔腾的乡土之爱,将新港化作一座艺文磁场,重唱一曲老镇风华再现的传奇。位于嘉义县西北方的新港乡,为台湾早期典型的乡村聚落,其居民多为开台第一村笨港的移民,至今已200余年
普陀山九龙殿
普陀山九龙殿
2023-07-22
殿前有树十余株,其中两棵大树(银杏、桧柏)高入云天——西侧的银杏粗约三抱,树龄在500年以上;东侧的龙凤柏苍老劲健、蟠屈如虬螭,形状独特,是普陀山最有名的两株古柏
赵康古城遗址
赵康古城遗址
2023-07-08
城址东距汾河5公里余,西距九原山4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相传为春秋时期的绛都和汉的临汾城,当地人称晋城。中文名:赵康古城遗址外文名:sitesJin地理位置:山西襄汾赵康镇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温开放时间:24小时景点级别: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价
红七军五一集会旧址
红七军五一集会旧址
2024-01-14
红七军五一旧址位于榕江县州镇州中路,面积800余平方米,场内有榕树五株。原为前清道台衙门所在地,与红七军军部旧址(清代总兵署)隔街相望。1982年2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4月30日,红七军攻克榕江县城
古龙河景区
古龙河景区
2023-09-05
古龙河景区位于江河中段,北起祥贝乡古龙圩,南至下枧龙洲岛,称思吾溪,全程10公里。古龙圩后山有龙洞,洞口宽7米,高5米,有钟乳一丛酷似榕挺立。洞内有数个大厅,有一通天洞。全洞长数千米,景观奇幻
洛阳天津桥
洛阳天津桥
2023-11-09
天津桥,位于今老城区新生洛河中,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二月。据《方舆纪要》记载:隋天津桥系用大船连以铁索,南北起夹楼。后被李密农民起义军烧毁,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在桥址,垒方石为礅造石桥,又名洛阳桥。该桥有数次毁而建,建而修,至民国